央广网

高铁线上夜行者——探访春运“幕后英雄”

2017-01-24 08:31:00来源:新华社

  凌晨,城镇尚在沉睡,位于嘉陵江边的高铁兰渝线南充段,一群人推着80斤重的检测机器,沿着铁轨施展“凌波微步”。对讲机的“滴滴滴”声打破沉寂,探照灯的光束照亮夜幕。这群“夜行者”是高铁轨道线检员,他们为人们出行安全而工作。

  精确到0.01毫米

  19日晚8时半,南充市李渡镇下着小雨,气温降到4摄氏度。位于小镇西北侧的成都铁路局遂宁工务段南充北线路车间线检工区院内,工长刘成才对8名青工进行班前点名。

  李渡是高铁兰渝线上的一个站点。兰渝线南充段自前年通车后,刘成才和组员坚守在这段跨越两省三市长达约220公里的线路上。

  铁路轨道就像是高速列车的“双腿”,它的状态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线检员就是为铁轨体检、把脉问症的“医生”。每个月,他们推着轨检仪,拿着道尺,踩着坚硬的轨枕、道砟对整条线路上每处铁轨的几何尺寸测量一遍,掌握轨道静态。

  “这是最先进的设备,配有电脑、软件系统。”刘成才指着地上1米多宽、重80斤的轨检仪说,列车每天通过,轨道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形、受损,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这台设备对轨道几何尺寸测量的精确度达到0.01毫米,能及时排查病害隐患。

  8时48分,线检员整装出发,乘工车赶往90公里外的作业地点。

  三天跑一个“马拉松”

  “当好线检员,走路是基本功。”刘成才说,走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轨检仪没有反应,太慢了完不成任务。

  刘成才所在工区每月要对兰渝线南充段约220公里的线路检测一遍,但每天作业时间仅约3个小时,还是在夜晚,这就要求每小时至少走五六公里。工作三天相当跑了一个“马拉松”。

  31岁的刘成才已从事线检工作9年,常年累月在铁轨上行走,脚掌、脚后跟都磨出厚厚的老茧。

  班组里绝大多数是参加工作不久的90后大专生,对他们来说,走路并不是轻松的活。轨枕的宽度只能容纳半个脚掌,半脚掌落在坚硬的道砟上。

  回忆刚入职时,25岁的小伙子林长龙笑道:最初不适应,速度跟不上,脚上磨出水泡。为了不拖班组后腿,只能咬牙坚持。一个月后,练成了前脚掌着地、后脚掌悬空的“凌波微步”。现在,双脚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这条铁轨了,不用低头看路,就能像在平地上一样,健步如飞。

  0时整,赶到作业地点等待的线检员接到指令,进网开始工作。

  为平安坚守

  2时47分,按照计划,13公里长的线路检测作业完毕。“秋衣都湿透了。”小伙子路平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今天还算是轻松的,最长的一次一晚上走了36公里。

  因工作需要经常弯腰、身体前倾、快走,腰椎间盘突出、脚踝疼痛是线检员常见的职业病。对他们来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刻是下工后泡个热水脚,用热毛巾敷腰。然而,这个朴素的要求,有时却实现不了:作业工作区段最远离宿舍100多公里,他们下工后就在村庄附近租间民房休息一下,条件差时,没有热水、床,就在凳子上搭块木板和衣而睡。

  最让人头疼的是家庭问题。忙碌的工作使他们和妻儿聚少离多,无法照顾家庭。年轻人最苦恼的则是难找女朋友,班组里一多半是单身汉。一个小伙子说,“去年回老家相亲见了个姑娘,人家一听要上夜班,每年只能回家两次,扭头就走了”。

  4时50分,工车驶回宿舍。然而一天的工作并没结束,他们还要将当日检测数据搜集整理,传送到段指挥中心。

  次日晚上8时,线检员们又开始了测量工作。

编辑: 宋雪
关键词: 夜行者;兰渝;刘成才;线路检测;春运;凌波微步;马拉松;脚掌;医生;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