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旅游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2015-02-14 12:50:00 来源:新华网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近来,随着国人出境游越来越频繁,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格外显眼,也屡屡被外国人和旅行队友吐槽。

  新华社与腾讯对此发起网络民意调查,“不尊重当地风俗”、“随地吐痰”、“无法控制说话音量”列最让人脸红行为排行榜的前三位。这些个别行为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给“中国人”三个字抹黑,已经成为众多网友的共识。

  文明通常与开化程度挂钩。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树立好口碑,还得先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法律法规等外部约束机制也得到不少网友支持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从出现频率和反感度来看,以上11种不文明行为的排序基本一致,不尊重当地风俗同时排名第一。世界各地风土人情迥异,虽说不知者无罪,但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出门之前还是应当了解一些当地民风民俗。尊重他人也需要更多的换位思考,而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兴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

  “随地吐痰”虽然比“随手丢垃圾”出现数量略少,但却遭到更多人的指责,可见这一陋习已是众矢之的,见者无不作呕。提醒那些管不住嘴的人们,能否随身带上卫生纸或者塑料袋,小小一个举动就能带给周围人更舒服的感受。

  图中列举的各种行为,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不尊重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所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了别人地盘,少一些自私任性,心存一份尊重和宽厚,于人于己都是必要的。

  最着急:群体形象受影响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一些国人来说,在自己家乡,吐痰、大声喧哗等习惯也许算不上什么劣迹,但在国外,就会遭到外国人的嗤之以鼻。久而久之,中国人甚至会被贴上“不讲卫生”、“不文明”的标签。

  大多数国人肯定会喊“冤枉”,泱泱礼仪之邦,怎能担此恶名。一个负面形象的形成,不需要太多人太多努力,要把负面扭转为正面恐怕就难得多了。谁愿意一出国门就被外国人定性为“不文明”呢?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当亲眼目睹队友随地吐痰或者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做?值得高兴的是,超过80%网友会对不文明行为说“不”,38%网友表示会直接制止旅行同伴的劣迹,41%网友认为事后委婉提醒较为妥当。

  与如此有责任心的“中国好队友”同行,那些有不良习惯的游客是否该感到庆幸?但愿他们能保持一份谦虚的心态,而不是无礼回绝。

  如何改:提高自身修养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当我们在旅行途中看到一桩不文明的举动,首先会在心里质疑此人的整体素质。也许素质是一个过于宽泛的概念,具体可以落在生活习惯、教育水平、道德水平等层面。

  超过一半网友认为旅行陋习与生活习惯有最直接的关系,其次是教育。一半网友敢于承认自己曾在旅行期间有过不文明的表现。如果大部分不文明行为是由生活习惯引起,那么何不从生活起居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改掉“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大声喧哗”等不良习惯。

  至于极少数自以为“文明是老子的事儿”的人,小编奉劝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何管:需要外部约束

“不尊重当地风俗”当选最丢人行为前三位

  多数时候,习惯一旦上身就难以消除,但改掉陋习并非一件不可能完任务成的任务。其难点在于,习惯通常是持续性的、下意识的行为,需要强烈的主观意志干预(28%网友建议)以及外部力量约束(33%网友建议)。

  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对不文明旅游者进行依法处置,依法制定对不文明旅游者的追责制度。据报道,上海将探索制定《上海市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联动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

  也就是说,那些肆意妄为的游客要小心了,如果一不小心上了旅游黑名单,任凭你有钱有闲也是插翅难飞。(完)

编辑:何微

关键词:随地吐痰,不文明行为,风俗,游客,当选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