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红色旅游深得人心、红色教育深入人心、红色精神刻骨铭心”,更好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更好传承红色精神,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产业界以及青少年所在的家庭重视与深思

  随着“七一”临近,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青少年日益成为红色旅游市场的主力人群。携程旅行网日前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显示:6月份前往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环比增幅超过10%;6月以来通过携程旅行网预订暑期红色旅游景区门票的订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2022年1月至6月的综合数据显示,88%的游客选择本地+周边的红色旅游景区;从客源市场的结构状况来看,青少年群体正日益成为红色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80后游客群体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1%,亲子家庭集体出游方式在红色旅游中占比近三成。

  红色资源不仅具有一定的观光休闲价值,还具备十分重要的红色教育功能、红色精神代际传承功能。红色资源是我党百年辉煌奋斗历程的现实见证,红色精神不仅是我们战胜千难万险的力量源泉,更是代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如何在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红色旅游深得人心、红色教育深入人心、红色精神刻骨铭心”,更好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更好传承红色精神,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产业界以及青少年所在的家庭重视与深思。

  从需求侧来看,需要创新红色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与展现形式。红色教育要“创新形式,重视实践”,校园里的红色教育需要从注重红色学术理论教育转变为实践教育。让学生把接受的知识、感受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生学习红色知识、传播红色精神、宣讲红色故事的行为贯穿校园日常生活,使之成为衡量红色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调动内驱力、制造外驱力的“双驱协同”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汲取红色知识。

  从供给侧来看,需要盘活更多的智力资源。一要更新教学方式。减少“照本宣科”式讲解课件,增加情景教学模式,使红色教育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红色历史,领悟红色精神。二要切实增进校际交流,增加教师红色教学经验交流、学生知识交流的机会。三要通过推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建设红色旅游教育研究基地,为师生提供红色旅游研究平台、红色体验与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做大红色旅游市场。通过红色旅游进校园的新形式打破红色教育形式相对单薄的现状,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进而达到“铸魂育人”的红色教育目标。

  从供需结合的双重视角来看,要使青少年成为红色教育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红色教育活动需要千方百计增强沉浸式体验。

  一是校方可策划组织学生外出拍摄红色创意影片,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相关比赛,让学生积极发挥创造力,创新表现形式。通过推广视频作品弘扬红色文化,使学生在讲述红色故事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的裂变式传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红色精神传播与弘扬。

  二是可策划开展更多诸如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趣味赛事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解红色故事、设计红色产品、组织红色线路、策划红色营销、拍摄红色视频、创作红色漫画等形式,充分领悟红色文化的无穷魅力。通过组织师生开展红色旅游“剧本杀”等受年轻人喜欢的活动,让青少年在角色模拟与推理决策的过程中“急中生智”,感受当年先辈的处境之艰、决策之智,以深刻的沉浸式体验达到强化红色记忆的目的。

  从工作机制建构的视角来看,要科学做好需求引导,完善监管与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监督机制,通过科学监督维护红色旅游教育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教育管理部门与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方向,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有效避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蚀人心智。要严格把关红色教育资源的利用及其内涵传递,不能让红色旅游教育成为噱头,更不能让红色旅游教育变色走样。

  二是完善保障机制,为红色旅游与红色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青少年红色旅游与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提供专项拨款支持。要加强技术支持,丰富红色教育的组织与开展形式,创造新时代红色旅游产品,用新技术为红色经典赋予新时代的表现形式,让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活”起来,让红色文化“火”起来。

  总之,要通过创新活动形式、盘活智力资源、优化工作机制等方式,切实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红色事业接班人。以红色旅游发展推动红色教育深入人心、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红色认同、践行铸魂育人,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