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 宋雪)近日,全国疫情总体处于稳中向好趋势,多地调整了跨省流动政策,工信部更是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众多利好政策加持下,国内旅游市场或将迎来期待已久的旺季。行程卡“摘星”后,国内旅游业是否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疫情防控方面又该如何跟进?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行程卡“摘星”打开空间流动的门,旅游业恢复元气尚需时间?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认为,只要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只要政策允许,旅游业的恢复将是“报复性”的,这一点从“摘星”之后民宿业的数据可见一斑。张晓军介绍,现在国内民宿主要分为城郊型乡村民宿和旅游目的地型旅游民宿两类。疫情发生以来,因跨省旅游受到影响,旅游目的地型旅游民宿普遍生意低迷,城郊型乡村民宿生意则异常火爆 ,并呈现高预定、高消费等特点。“以北京为例,之前游客可能都在市郊游玩,但以后可能面向全国出行,因此行程卡‘摘星’后,城郊型民宿业务量会下降,然后趋于正常;旅游目的地型民宿业务量会恢复,这是正常现象,总体会呈现上升趋势。29日政策出来后,广西阳朔一家接待远程客人为主的民宿当晚入住率达到60%,这说明远程旅游消费市场是悄然恢复的。”张晓军表示。

资料图(来源:CFP)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疫情防控政策调减隔离及观察时长、风险等级下调的政策优化、行程卡“摘星”的新政策无疑为增加人们的空间流动打开了一扇门,相信这也是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具体举措。只要各地相关政策也随之调整,向解除限制、放松约束的方向发展,尽最大努力减少政策反复,对于修复旅游产业生态、重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进程将是利好消息,且具有重要风向标意义。

不过,厉新建还指出,疫情防控带来的空间流动性受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出游需求,疫情反复对旅游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加之有些地方层层加码而带来的空间分割,旅游行业恢复元气尚需时间。因此,此次政策调整的效应将在多大程度上得以释放,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正常流动的关系

厉新建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旅游目的地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准备。不要因为政策调整而造成思想懈怠,要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正常流动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扩大疫情防控范围,尽力降低对旅游运营、消费进而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到“科学防控、有序流动、稳步发展”。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利好政策下可能到来的旅游消费高峰,6月28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主办的第三次全国民宿社团联席会议召开,全国各地民宿协会负责人近百人出席会议。会议呼吁各地民宿社团将市场政策信号及时传递给民宿企业,提请会员和民宿企业尽快从人员、物资等方面做好开门迎客的准备。

此外,针对最新政策,相关旅行平台也有所行动。据途牛旅游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平台将实时关注新增的中高风险区域,排查待出行订单是否涉及这些出发地,对目的地不接待或行前行中有核酸要求的,及时做好劝退或核酸政策提醒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公共卫生风险依然是消费者出游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跟团游以定制游、小包团为主,地接人员会提前确认游客的目的地、途经地和客源地等相关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情况,每天落实出发前全员绿码、车辆消杀、测量体温、实施分餐制等措施,持续、有效地进行疫情防护。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