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擘画了“十四五”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我省自然风光秀美,拥有两大山脉、八大水系,海洋、河流、湿地、山川、森林、草原、沙漠、冰雪等生态场景一应俱全,可以说是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建设旅游强省的潜力、优势和基础。因此,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近段时间,旅游业受疫情冲击较大,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旅游业正在迎来复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准旅游强省建设的着力点,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努力开创辽宁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不断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工业振兴就必须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就旅游业而言,同样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丰富旅游产品。因此,应在供给侧下更大功夫,强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推出更多个性化、品质化、精细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我省旅游产业和旅游品牌的吸引力。

  做好改造升级文章。应大力推进传统景区改造提升,以4A级以上景区、省级度假区等为重点,打造更多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特色购物、生态旅居于一体的体验场景,推出更多分众化、特色化的互动体验产品,赋予传统景区更多文化内涵、生态内涵、特色内涵。

  做好深度开发文章。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有地域辨识度的原生态旅游产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突出自身特色,以差异化为原则进行错位开发,避免产品开发雷同、定位重叠。比如,我省山地森林旅游资源基础较好,可积极发展避暑休闲、山地运动等旅游业态,打造北方避暑旅游胜地。再如,我省具有集冰雪温泉于一身的独特资源,可大力发展冰雪温泉融合产品,建设一批高品质冰雪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冰雪温泉品牌。此外,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了辽宁人的血脉之中,应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策划主题突出、导向明显、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活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扩大红色文化传播。

  做好培育壮大文章。应聚焦大众旅游新需求,推进旅游产品迭代和服务升级。受疫情影响,低密度游、生态游、文化游、乡村游及康养游等新业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应抓住时机调整旅游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大力发展沉浸式旅游产品,充分利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沉浸式旅游演艺、夜间光影秀、无人机表演等旅游业态。研学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业态,应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开发学习型旅游产品,促进文旅融合与科学知识的推广传播。

  聚焦“一圈一带两区”建设,强化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旅游业是区域合作的先导产业、优势产业,在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链接传导作用。应围绕“一圈一带两区”建设,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健全旅游区域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区域旅游发展局面。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省级统筹,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各地出于本位主义大搞开发,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统筹各个区域旅游资源,着力推进“多规合一”,实现旅游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相统一。突出协同发展观念,努力实现资源协同利用、设施协同配套、产业协同共建、品牌协同打造、市场协同开拓、群众协同共享,努力打造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辽宁样板。

  突出区域旅游发展重点。可围绕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更好发挥城市组团的集聚辐射和同城化效应,打造一小时可达的现代都市旅游圈;强化旅游产品优势互补,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促进旅游客源共拓共享;充分利用都市圈各市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生态资源、冰雪温泉资源,联合推出旅游线路,共同构建各具特色、互促互补的旅游产业协作圈。可围绕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整合沿海六市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滨海旅游设施升级、业态更新和服务提升,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海岛度假、远洋探险等新业态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海旅游度假带。可围绕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促进与京津冀旅游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构建辽西旅游大环线,打造京津冀旅游休闲目的地。可围绕辽东绿色经济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着力打造独具辽东特色的冰雪游、民俗游、枫叶游、红色游品牌。

  聚焦优化旅游环境,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旅游市场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要把优化全省旅游市场环境,纳入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中,深化旅游行业改革,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优化旅游政务环境。深化旅游行业“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好减税降费等扶持政策,培育壮大旅游企业。增强旅游行政管理机关的服务精神,强化“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规范执法、审批、监管等用权行为,大力倡导痛痛快快办事、公公正正服务的文化,让市场主体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优化旅游行业法治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旅,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旅游合同欺诈、黑导游、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经营行为。健全旅游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旅游企业信用承诺制度,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定期向社会通报守信和失信企业及个人名单,让守信者得实惠、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强化旅游投诉平台建设,对游客投诉做到“接诉即办”,及时回应游客诉求。建立全省智慧旅游平台,构建综合管理、资讯服务、旅游营销等智慧旅游体系,提升智慧化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岗位技能比武大赛,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