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联合基金助力辽宁产业创新发展

2018-06-13 08:27:00来源:辽宁日报

  今年5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辽宁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支持下,大连理工大学“耐受性功能染料分子设计、合成及绿色应用研究”项目的创新成果——彩色打印机彩粉中试生产成功。项目负责人彭孝军院士介绍,这个项目在联合基金支持下,攻克了关键性难题,形成了完全自有的国际独创专利技术,并与大连一家化学公司合作,明年将实现黄、红、蓝、黑四色产品的全线试生产,形成300吨/年生产规模,产值可达5000万元。

  在我省,像这样被联合基金支持的项目先后有51个,直接支持费用达1.25亿元。

  为吸引和凝聚省内外的科技创新资源,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2015年1月,省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签订协议,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辽宁联合基金。

  本着“开放、合作、特色”的管理原则,联合基金项目紧紧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组织省内外科学家服务辽宁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目前的15家项目承担单位中,既有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高校和省内科研单位,又有中国矿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省外高校和科研单位。

  省科技厅在确定联合基金项目指南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从辽宁优势主导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中挖掘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来组织项目实施。作为联合基金支持的重点,先进制造、新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农业等我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特别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了30个项目7320万元的资助费用。

  3年来,联合基金项目有效提升了我省产业发展基础研究能力,加快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我省先进制造、化工、航天航空、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为我省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在先进制造领域,东北大学的“大型复杂机械结构疲劳全寿命可靠性理论及方法研究”项目,为攻克重大装备共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拓了一条国产化途径,使我省重大装备制造企业掌握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纳米结构对奥氏体不锈钢使役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项目,利用动态塑形变形技术成功在304和316等不锈钢材料中引入纳米孪晶结构,拓展了高强不锈钢的应用领域,为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向高技术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联合基金设立3年以来,在科技成果产出、人才培养、推动平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联合基金项目产出论文共371篇,其中被SCI、EI收录167篇;国内申请专利数量168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25项,国外申请专利2项。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基金为我省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共培育出硕士、博士研究生308人;2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入选我省百千万人才计划。推动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6家。(记者 王笑梅)

编辑: 杜静

联合基金助力辽宁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5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辽宁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支持下,大连理工大学“耐受性功能染料分子设计、合成及绿色应用研究”项目的创新成果——彩色打印机彩粉中试生产成功。项目负责人彭孝军院士介绍,这个项目在联合基金支持下,攻克了关键性难题,形成了完全自有的国际独创专利技术,并与大连一家化学公司合作,明年将实现黄、红、蓝、黑四色产品的全线试生产,形成300吨/年生产规模,产值可达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