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丹东5月13日消息(记者 吕文卫)如果说大梨树村是时代造就的传奇,那么岔路村就是此时此刻的“平民英雄”。从2018年村集体收入5万元,到2020年一跃达到100万元,岔路村发扬“干”字精神,给奋斗路上的中国乡村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脱贫经验。

  “0,5万,100万,200万……”这组数字是岔路村一路走来的见证,背后凝聚着无数干部和村民的努力和汗水。

  “0”是岔路村2018年以前的集体经济收入,“5万”是2018年收入,“100万”是2020年收入,“200万”是村干部给村民未来五年集体经济收入的承诺。

  5月12日,记者走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探寻它迅速发展背后的秘密。

  岔路村位于凤城市宝山镇,与大梨树村毗邻。过去以种植玉米和山上放蚕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在2018年以前,还是一个“空壳村”。从2018年开始,村里争取发展村集体项目资金,并利用“飞地经济”项目,引进了草莓、蓝莓等小浆果产业,同时深耕中药材产业,走上了产业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村民采摘成熟的草莓(央广网发方雷摄)

  岔路村党支部书记郎庆利说,岔路村以发展产业和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建设岔路村集体经济小浆果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已投入使用的80座大棚,共有蓝莓、草莓种植户30户,平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帮助了200多人就业。2020年,村集体收入100万元,村集体资产近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500元。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通过采取“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岔路村把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村“两委”拿出村集体经济收入中的20余万元给村民分红,除去村里支出后,剩下的收入全部进行再投资。郎庆利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好比是“鸡”,收益好比是“蛋”。“‘鸡’已经生了‘蛋’,我们还得抓住机遇,让‘蛋’再生‘鸡’。5年内预计村集体经济净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

  下一步,岔路村将紧抓“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契机,注册小桨果品牌,逐步完成冷库、分选车间、电商运营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农技服务中心及基地配套附属设施建设。“现在产量上来了,村里原本的冷库都不够用了,今年预计再投资200万元左右,建设分拣中心,把各村果子收到一起集中经营,我们要走出一条从田间到超市的发展新路子!”郎庆利说。

编辑:马瑛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