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评论】朱师勤:一位非遗传承人心里的“绿水青山”

2018-11-13 14: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经济之声年度呈献《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辑,本期推出:经济之声首席评论员陈爱海对话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山肉燕的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师勤。

  朱师勤,浙江省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山肉燕的制作技艺”传承人,温州为唐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被温州市苍南县政府授予“十大优秀人才”称号。

经济之声首席评论员陈爱海对话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山肉燕的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师勤(左)

  小镇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爱海:您有一个头衔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山肉燕的传承人。据我了解,矾山肉燕在江浙沪、福建这片地区是远近闻名的,但是对全国的人们来说,他们可能会问矾山肉燕是什么?

  朱师勤:很多游客来问,你这个是馄钝还是饺子,或者是便食?从传统意义来说,我们这个肉燕整个燕皮制作,是用猪肉跟地瓜粉相拌,打成跟纸一样薄,然后捏成燕子形状。我们这边的肉燕最大的不同在于,下锅的时候整个身子是收拢的,水慢慢烧开,出锅的时候它会慢慢舒展开来。它长得像饺子,又有点像馄钝,南方人叫便食,比如上海的大个馄钝的整个形状跟肉燕很相似,但是馄钝皮是面粉。

  陈爱海:它只是一种食品,跟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什么关系?

  朱师勤:它是一个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工艺也比较复杂、讲究,对选材比较严格。比如做皮,从早上五点猪还没有到砧板,我们必须把后腿的头刀肉,里面有三个部分,每一刀的肉,切一点来搭配,然后捶得跟浆糊一样,加上我们本地的地瓜粉,打成薄皮。另外它是一种很有历史文化的美食,在明朝时期起源于福建。经过我们引进、改良,现在跟福建的肉燕区别很大。福建的肉燕是灯笼状的,加上鹌鹑蛋,叫太平燕。我们的肉燕形似飞燕,实似燕窝,当地政府也很看重这个传统的工艺,就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爱海:矾山镇有很多人都在从事肉燕产业,为什么您成了这个肉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朱师勤:我从13岁的时候就开始跟我父亲学做肉燕,对整个工艺流程比较娴熟,当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就是按我的工艺做的参评和参赛。2017年农办跟和财政局授给我一个矾都肉燕的培训机构牌照,我们一年培训了一百零几个学员,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也算是壮大了矾山肉燕这个行业,也带动了周边很多居民的就业。

  “美食+旅游”的绿色发展经

  陈爱海:您整个家族大概是从哪个年代开始做肉燕产业,在做这个产业的过程中,改革开放政策对此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朱师勤:如果追溯到唐公肉燕,应该在1942年,那个时候是走街串巷,挑个担头售卖,应该来说,我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批矾山镇个体经营户。那个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店名,有了招牌。然后慢慢的我们就有了一种品牌意识,当时就叫为唐公小吃。改革带过的变化,使我们的经验意识提高了,经营方式也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有了自己的营业执照,可以在街上开个店,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意也非常红火。

  2000年,因为在肉燕这方面我做得比较稳定,所以我自己南下,在广东创办了一个纺织公司,在那边搞了十几年,生意打理各方面也慢慢上了轨道。在2013年,我们老家福德湾要进行古建筑修缮,2014年又要搞旅游,我也是第一批应政府的号召回来的,修缮了我们这个为唐公肉燕工作展示中心,主要是对肉燕食材做全面的展示,现在我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觉得,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陈爱海:肉燕还是那个肉燕,但是矾山镇已不是以前那个矾山镇,它变成了现在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当然这其中矾山的肉燕,又是吸引人们来矾山镇旅游的一个重要元素。说起来,旅游和美食其实是互相促进的。您在这儿这么多年,也经营自己的企业,从旅游和美食的互动中,您有什么样的感悟?

  朱师勤:我们矾山是世界矾都,矾矿从兴盛到衰落,对当地经济转型提出了要求。因为上世纪90年以来,高污染、低效率的开采提炼,以及受到工艺、体制、市场等瓶颈的制约,矾山镇一度陷入恶性发展的边缘。以前我们这边整个山都是光秃秃的,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厉害。这几年,矾山镇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推进全域旅游开发。我的老家福德湾从原来一个破落的矿工村,通过旅游开发和环境整治,变成了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这里参观,居住环境也好了,当然也给我们为唐公肉燕带来经济和品牌提升的收益。所以,我深深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高瞻远瞩。

编辑: 赵亚芸

朱师勤:一位非遗传承人心里的“绿水青山”

经济之声年度呈献《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辑,本期推出:经济之声首席评论员陈爱海对话温州为唐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师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