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提高品牌竞争力是中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

2017-03-20 09:5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兴实体经济”是着墨最多的内容之一。昨天开幕的201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主旨演讲中也提到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话题。他说,我们的实体经济工业产品有220多种产量在世界上第一。但是我们的自有品牌在世界100个品牌当中,我们只有华为一个。所以实体经济,如果不进行改造,不更新换代,不创新发展,不发展先进的制造业,那我们的经济就很难调整,优化也很难上新的水平,可以说很难持续健康发展。

  张高丽表示,我们要着力推进供给制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降低企业杠杆率,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大幅降低非税负担,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面临哪些困难?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曾指出,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当前正面临两大烦恼:一是成本仍然较高,特别是从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优势比较小。二是包括法律在内的保护机制不完善,企业进行创新和品牌打造的效益,受到网络售假侵权等行为的挑战,“路很难走”。

  无论是创新提质还是创品牌,企业都是主体。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一方面还是要把降成本、去杠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让企业轻装上阵;另一方面,要在优化创新环境上下功夫,保护知识产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支持、鼓励和推动企业创新。

  经济学家刘胜军对此作出分析与解读。

  刘胜军:“有关品牌的话题经常被大家所提及,现在则变得更加突出。在外部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要摆脱竞争困境其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提高品牌竞争力,走出低成本竞争的模式。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正经历较艰难的再平衡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在品牌方面还不能够完全匹配消费者需求升级的矛盾,由此产生结构性问题。

  那么,怎么样建设好的品牌?我认为需认清品牌的基本要素。第一,要有好的质量,这是前提;第二,要有持久的创新能力;第三,需要时间的考量,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围绕这三个因素,我们要从四个重要的突破点出发:

  一是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以及企业家的财产权保护。品牌建设需要时间,如果产权得不到保护,那么企业家投入的意愿就会降低。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产权保护才能带来‘工匠精神’;

  二是要减少生产要素的价格预期。很多企业之所以没有品牌也能生存,实际上很多都是靠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带来的不合理竞争力,比如环境污染问题;

  三是要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减少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和控制权。过去政府存在太多控制权而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一部分企业本来有很好的创新能力,一旦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可能就会忘了初心,例如进入房地产领域亦或去IPO寻租,这可能让企业家精神受到很大的伤害;

  四是建立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垄断。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受到赞扬最多的一点就是取消手机的漫游费和长途费,但如果行业本身就能够有更多的竞争,那么这就不会成为问题。加快取消一系列行政性的垄断,让市场能够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唯有如此,我们的品牌之路才会走得更好。”

编辑: 王雨馨
关键词: 实体经济;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