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河滩珍禽候鸟天堂 白天鹅舞姿尤显风韵[图文]
·天津人艺《原野》进首都[组图]
·特写:最后的毡包人家[图文]
·广播县长
·军医张克镇的爱心仁术
·土家人的龙山
·宁夏回族妇女“破茧高飞”(下)
·宁夏回族妇女“破茧高飞”(上)
·大会堂前,敬业的“老记”们(下)
·大会堂前,敬业的“老记”们(中)
更多...    
新闻搜索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相关资料
李方华
中广网 03月28日 10:54

    李方华,女,73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国际晶体学联合会电子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日本大版大学超高压电子显微镜中心海外顾问委员会委员,《物理学报》、《物理学报》(海外版)、《物理快报》、《电子显微学报》、J.Electron Microscopy(国际电子显微学报)编委等职务。

    李方华是凝聚态物理学、电子显微学家。中国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从事衍射物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方华1932年生于香港,1952年被保送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195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五十年来,她坚定执着,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息,科研成就卓著。

    李方华从1960年起,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她用自己改装的设备开展了电子衍射单晶体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在我国最早开展单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和测定晶体中氢原子位置的工作。在填补空白的同时,她还提出一种校正电子衍射动力学效应的方法。

    上世纪70年代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李方华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和科研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期,她与同事合作,研究钆钴非晶磁膜的结构与磁性的关系,负责测定非晶体的径向分布函数。这一工作填补了国内非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的空白,并发展了重量悬殊原子对的简便测定方法。

    1973年,李方华敏锐地注意到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作为电子显微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正在国外萌芽发展,便开始跟踪这一新学科的进展。文革结束后,她积极推动国内在此领域中的研究工作,成为最早向国内同行介绍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发展动态的人,还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组,开展了高温超导体、半导体、合金、氧化物和矿物等材料的点阵像研究,发现许多新的结构现象。

    1982年,李方华到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系做访问学者,在较短时间内拍摄出合格的显微像。随后,她发现并改正了该实验室显微像计算程序的错误,完成了计算工作,测定了该矿物中轻原子的位置。她的一系列出色工作,在妇女地位甚低的日本引起了震动。

    主要成果和贡献

    近二十年来,李方华的主要贡献是建立测定微小晶体结构的新方法、建立研究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的新技术、发展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准晶体和晶体之间关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等。她所建立的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技术,已成功地用来测定了多个未知晶体结构。她所建立的场发射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图像处理技术,已应用于半导体晶体中不同类型位错核心的研究。在高温超导体的早期工作中,她利用目前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进行新材料的结构研究,特别是在认定铋系超导体有无公度调制结构方面起了关键作用。李方华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专家们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数理学部为数不多的女院士之一,李方华十分关注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问题,她鼓励女学生、年轻的女科技工作者要有信心自强自立,发挥自身优势;在研究所里,李方华以高水平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享有很高威信。

    2003年2月27日,李方华以其对科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在巴黎受奖,成为中国首次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For Women in Science)”的科学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女性的骄傲。担任该奖本次评委的教育部副部长韦珏博士对李方华这样评价:她是该领域亚洲最好的科学家。李方华的获奖,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获奖情况

    1. 科技成就奖
    1979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1984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直接观测”;
    1989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赝弱相位物理近似像衬理论及晶体结构新现象”
    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九完成人(前8名均不从事电子显微学),项目为“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
    199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准晶体结构和相位子缺陷研究”;
    1991年获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第一完成人,项目为“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的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1992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2年获中国电子显微学会桥本初次郎奖(个人奖);
    1993年获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个人奖);
    2003年获“欧来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2. 荣誉称号
    1992年被国家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被国家机关妇工委评为“巾帼建功立业标兵”;
    2001年被评为“中科院十大杰出妇女”.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张春梅
【中国移动用户请拨打 125904567 进入都市炫彩乐园,让我们带着你的耳朵去旅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