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河滩珍禽候鸟天堂 白天鹅舞姿尤显风韵[图文]
·天津人艺《原野》进首都[组图]
·特写:最后的毡包人家[图文]
·广播县长
·军医张克镇的爱心仁术
·土家人的龙山
·宁夏回族妇女“破茧高飞”(下)
·宁夏回族妇女“破茧高飞”(上)
·大会堂前,敬业的“老记”们(下)
·大会堂前,敬业的“老记”们(中)
更多...    
新闻搜索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相关资料
马光辉
中广网 03月28日 10:53

    马光辉,女,1964年9月出生,汉族,上海市人,1988年日本群马大学高分子学科毕业。1990、1993年分别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高分子工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被聘为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生物系统应用科学研究科助理教授,曾获日本文部省海外派遣资助,赴美国Lehigh大学和New Hampshire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年6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成果和贡献

    马光辉博士是研究高分子微尺度材料的研究者,十几年来一直从事高分子微球和微囊制备的研究,在国际上最先报道了均一尺寸的聚(4-乙烯基吡啶)纳米微球和类偶极纳米微球的合成法。利用两种微球的自组装制备了规则排列的两相连续膜;发展了多孔道玻璃膜乳化制备微球新技术,解决了微米级尺寸均一的疏水及亲水多孔微球的制备难题,并将技术扩展到磁性微球、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聚乳酸和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形成了系统化的微球和微囊制备平台技术。

    马光辉博士有6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索引的国际期刊上,其中包括Macromolecules和J. Polymer Science国际著名的期刊,被国际同行引用180多次,引用者包括Antonietti(德国Max Plank研究所)、E1-Aasser(美国Lehigh University)等国际著名科学家。马博士的学术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她先后应国际同行邀请在本领域5部英文学术专著中担任6章作者,并与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Mezaki博士合作编著了《Rate Equations of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等6部英文系列书,正由加拿大Chem Publishing出版社出版。她在日本工作期间,被推荐为日本第11届全国高分子微球学会组委会委员和副编辑,并担任第7届IKETANI国际学会组委会委员,获得了日本卡西欧科学振兴集团的研究奖。

    马光辉博士在日本留学工作17年后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辟了微球和微囊研究,编著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发展了多糖微球和微乳液药物缓释载体制备新技术,发表了一系列SCI索引的学术论文,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的支持和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的支持。她的新科研成果和水平亦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法国国家科研院(CNRS)的Chancosett博士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综述中引用了20多篇马光辉博士的论文。2004年初马博士接到美国Gorden Research Conference学会邀请,请她于2005年7月赴美国做邀请报告,只有在本领域有重要贡献并得到国际同行推荐的人才可能获得这样的邀请。

    马光辉博士为人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受到大家的好评。她认为教育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必须先育人。因此,她非常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进步,乐于帮助学生,多次应邀到研究生院和其他大学为青年人做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热情教育青年一代,利用节假日为学生做科普报告,深受大家的欢迎,每次社会募捐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例如我所一名博士生不幸患脑癌,所内组织募捐活动,当时她刚回国到所工作不久,与这位学生素不相识,但她把学生的困难看做是自己的困难,得知后马上康慨解囊,以自己的爱心和实际行动帮助了这位博士研究生。

    获奖情况

    2001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前马光辉博士承担的863项目“尺寸可控的海洋多糖微球与微囊”结题验收被评为优秀,又继续获得科技部滚动支持继续增加经费70万元。今年她又申请到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长效基因工程蛋白质和多肽药物制剂关键技术”160万元经费的支持,她带领她的同事和研究生正在努力地工作,继续攀登新的高峰。她主持的“生物介质——微球和微囊新型制备技术”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初评)。她本人被国家机关工委和中科院妇委授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张春梅
【中国移动用户请拨打 125904567 进入都市炫彩乐园,让我们带着你的耳朵去旅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