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文娱]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科技] 嫦娥一号专题
[时政] 党的十七大
[传媒] 第八届中国记者节
[文娱]08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
[文娱]第九届上海国际音乐节
[时政] 阳光落处彩云飞:扶贫在云南
[文娱]故乡的秋 摄影征稿活动
更多>>
中广评论
·感悟十七大(37)让法治精神浸血脉
·客运专线开启中国铁路运输新时代
·人民时评:南京大屠杀70年祭
·最"牛"婚礼 还要"牛"到几时
·关闭小煤矿任重道远
·矿难惊人相似 安全轻言好转
·“新二元社会”当慎思
·孕妇之死的社会悲情
更多>>
听新闻
[高举旗帜] 贫困户的“身边银行”
[报摘]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庆...
[高举旗帜] 节能降耗 提高能源效率
[高举旗帜] 南京寻医问药到社区
[说句心话话] 我特别愿意当一个...
[新闻纵横] 山西洪洞特大矿难特...
更多>>
网上曝光台
· 哈尔滨一"三无"洗浴中心污染环...
· 广东开平两届市委班子违法批地...
· 江西余干县政协主席未出生孙子...
· 记者亲历:兴城海滨“污染游”
· 工人举报京津高速公路桥施工造假
· 广东房地产开发商被疑囤积土地
更多>>
特别推荐
· 落实十七大精神博客
· 这个面包价值多少——我与绘画...
· 特别策划:《如歌如画 韩瑞斌军...
· 贵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 《大将军寇流兰》震撼人心
· 我的父亲
更多>>
相关资料
除障碍,保畅通——论颈椎病前路手术
  

 

演讲人:李明全

 

    正常颈部核磁共振(MR)图像可清楚看到椎骨无增生、椎间盘无变性突出、椎管无狭窄,韧带无肥厚及钙化、脊髓、神经根无压迫。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突出、继发骨质增生、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

    颈椎病分为:①脊髓型颈椎病;②神经根型颈椎病;③椎动脉型颈椎病;④颈交感型颈椎病;⑤食道受压型颈椎病;⑥混合型颈椎病等多种类型。

    多数颈椎病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能够好转或治愈。但也有一部分颈椎病在保守治疗无好转时,需行手术治疗。如脊髓型颈椎病症状逐渐加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肢疼痛剧烈,皮肤过敏,肌肉萎缩。

    选择颈椎手术入路的原则是: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行前路手术;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行前路手术不能解决问题时以及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需行后路手术;既有脊髓前方的压迫,又有脊髓后方的压迫,可先行前路,再行后路,或前、后路一次手术完成。

    采取右颈前横切口入路的优点是:切口小,瘢痕小,从颈前肌间隙进入,损伤小,出血少,显露充分。

    颈前路减压的三种基本术式

    1.      环钻法椎间钻孔

    2.         椎体次全切除

    3.         椎间方形切除

    颈前路内植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1)术前结构的完整定性

                (2)术前运动的稳定性

                (3)术后结构的稳定性

    这三者都好时,选择保留节段活动,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这三者不好时,选择节段固定,行植骨、人工椎体、融合器、钢板螺钉固定。

    病例一

    患者男性,42岁,驻西安某部副团长。因长期颈肩痛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在多家医院行保守治疗无效。来到我们医院后行颈部MR检查结果显示颈3-4椎间盘巨大的突出,对脊髓形成明显压迫。对这个病例我们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前路钻孔减压、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术后X光片可见颈椎曲度良好,内固定牢靠。随访发现该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三个月后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

     病例二

    患者男性,48岁,系东北某医院院长。长期颈部疼痛并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走路时有踩棉感,经常摔倒。来到我院后行颈部MR检查结果显示颈5-6/6-7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信号发生改变。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采用椎体次全切除的方法,切除颈6部分椎体。将切下的椎体骨质和钛网复合后植入椎体间,并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患者症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走路也有力了,再未发生过像以前那样经常摔倒的事情。

    病例三

    患者男性,40岁,系西安市政法干部,右肩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来到我院后行颈部MR检查结果显示颈5-6/6-7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该例患者较为年轻,对功能要求高,而且术前检查发现其颈椎稳定性尚可,于是我们对这个病例实行了颈椎间盘置换术。从这段简短的录像我们可以看到术后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西京骨科医院自2000年至今,施行颈前路手术2000余例,满意率在95%以上。

    要想不因颈椎病开刀,现在开始每天坚持颈部保健锻炼。

 


 

 骨科李明全主任个人简介

 

    西京医院骨科主任李明全,1950年9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197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历任第四军医大学骨科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负责国家“973”计划课题“脊髓损伤再生的临床研究”子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军队“十五”重点课题1项,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密切合作,开展脊髓节段性损伤治疗的研究。

 

    采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节段性脊髓损伤,同时还在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等方面开展研究已经取得大鼠脊髓完全横断下肢功能恢复的突破性成果。出国4次,短期访问学习。共发表论文59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3部。

 

    2000年担任骨科主任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领导全科在医、教、研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2年骨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军重中之重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2000年以来,科室在门诊量、住院病人、手术数量、经济收入等各项医疗指标方面逐年增高,由于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的需求第一的宗旨,病人源源不断,科室加床数量递增。2000年以来科室共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70名、硕士150名、每年招收进修生50名,其中30余人已在其他单位担任学科带头人。带领全科人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2000年至今获国家级(含“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军队级(含军队“十五”课题、青年基金等)5项、省级课题8项、其它课题资助19项。

 

    领导科室成功申报国家临床药理基地,近4年来承担药物临床试验项目9项,牵头4项,5项已完成,并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了北京积水潭医院、301医院的药理基地进行情况。2001年主持创建了国内最大的专业骨科网站—“中华骨科”和“中国骨科”网,已开展远程教学与会诊,建立局域网,管理信息化,数据、资料共享,首次实现了骨科手术网络直播,点击已达三十多万次。2004年带领全科首次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及国际骨科研讨会。2005年成功抢救大熊猫康康,实施了世界首例大熊猫脊柱手术,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由于临床技术突出,担任了中央、省、市领导的保健工作,获得首长的一致好评。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矿盐与骨质疏松分会常委、陕西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现代康复杂志常务编委。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