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文娱]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科技] 嫦娥一号专题
[时政] 党的十七大
[传媒] 第八届中国记者节
[文娱]08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
[文娱]第九届上海国际音乐节
[时政] 阳光落处彩云飞:扶贫在云南
[文娱]故乡的秋 摄影征稿活动
更多>>
中广评论
·感悟十七大(37)让法治精神浸血脉
·客运专线开启中国铁路运输新时代
·人民时评:南京大屠杀70年祭
·最"牛"婚礼 还要"牛"到几时
·关闭小煤矿任重道远
·矿难惊人相似 安全轻言好转
·“新二元社会”当慎思
·孕妇之死的社会悲情
更多>>
听新闻
[高举旗帜] 贫困户的“身边银行”
[报摘]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庆...
[高举旗帜] 节能降耗 提高能源效率
[高举旗帜] 南京寻医问药到社区
[说句心话话] 我特别愿意当一个...
[新闻纵横] 山西洪洞特大矿难特...
更多>>
网上曝光台
· 哈尔滨一"三无"洗浴中心污染环...
· 广东开平两届市委班子违法批地...
· 江西余干县政协主席未出生孙子...
· 记者亲历:兴城海滨“污染游”
· 工人举报京津高速公路桥施工造假
· 广东房地产开发商被疑囤积土地
更多>>
特别推荐
· 落实十七大精神博客
· 这个面包价值多少——我与绘画...
· 特别策划:《如歌如画 韩瑞斌军...
· 贵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 《大将军寇流兰》震撼人心
· 我的父亲
更多>>
相关资料
“3+X”全息导航——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演讲人:王学廉     

    我汇报的题目是:“3+x”全息导航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生活在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我们多数人都享受着这样的幸福人生:从亲情如蜜、纯真灿烂的童年时光,到甜美爱情、浪漫如歌的青春岁月,即使步入了老年,也会有夕阳无限好,黄昏亦诗情。

    但是,在我们周围,也有这样一群不幸的人,无法和我们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大脑功能出了问题,人变得疯疯癫癫、行为怪异,伤人毁物、自杀自残,有的被家人铁锁桎梏,也有的流浪街头,这就是精神病患者。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世纪之交的近10年,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腾飞,但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精神病发病率随之上升,据统计,我国现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4000万,重症精神病患者1600万。

    其中约1/3的患者经过内科长期、系统、正规、足量用药等治疗,症状仍不能控制,发展成为难治性精神病,被内科医生无奈地称为精神癌症。

    翻开近代医学发展史,一百多年以前,神经外科医生就已探索用外科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病。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定义精神外科为:选择性的切断或毁损某些神经通路以达到缓解行为障碍的目的。

    但是,手术后的高复发率和严重的并发症却使外科治疗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有人嘲笑外科医生说,你们的高明就是,要么手术以后疯子还是疯子,要么把疯子治成呆子、傻子。这并非危言耸听。

    因为,我们知道,长期困扰精神外科的主要矛盾是:少靶点毁损,并发症少,但容易复发;多靶点毁损,复发减少,但并发症增加。如何平衡两端,寻求突破,实现低复发、低并发症是精神外科的最大难题之一。

    四年前接诊过的两个病例对我们触动很大,至今仍记忆犹新。崔×,是一例典型的躁狂症患者,起因于8年前,连续两次高考,因几分之差落榜,受刺激后精神失常。患者五大三粗,长着满脸络腮胡子,每天象水浒传上的李逵一样腰间别着两把菜刀,杀气腾腾地站在家门口,看到背着书包的学生就追打,正所谓,武功再好,也怕菜刀,街坊邻居,望而生畏,人心惶惶,父母无奈,只好将他锁在一个铁笼子里。第一次手术是在其它医院,行单靶点杏仁核毁损术,8个月后复发;第二次在我院,增加双靶点内囊前肢和扣带回毁损,一年半后再次复发;第三次在我院,增加隔区毁损,随访四年,至今未再复发,三次手术均无明显并发症。

    程×,是一例以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史10年,在其它医院行单靶点杏仁核毁损术,术后出现认知、记忆力减退,智力评分中度痴呆,并且左侧肢体偏瘫。术后8个月,为求改善,慕名来我院就诊,复查CT,发现右侧杏仁核毁损灶位置过高,范围过大,损伤右侧内囊膝部及后肢,已回天无术。

    这两个病例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多靶点毁损效果好,能减少复发;只要达到定位精确,分期多靶点毁损并不一定就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如果定位不精确,即使单靶点毁损术也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十年来功能神经外科积累的经验也为我们攻克难治性精神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年前,我们独创微电极边界定位法,成功治疗帕金森病3000余例,为世界最大的病例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同行中最高奖项。接着,我们在世界上首先开展具有我国原创特点的手术戒毒,去年底,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绩已成为过去,而以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从具体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让我们首次提出了“3+x”全息导航技术,有望彻底解决精神外科的重大难题。

    “3+x”是针对情绪、情感调节中枢-边缘系统而言的,“3”代表三个经典的精神外科手术靶点,即:扣带回、内囊前肢、杏仁核,它们是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基于亚核团理论、精神病发病机制中的递质调控学说、受体功能亢进学说,以及以往的临床实践,选择性地部分毁损阻断,能有效控制症状;“X”代表根据患者核心症状,再选择其它相应靶点,补充毁损阻断,以达到最佳疗效。

    临床具体制定手术方案时:以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的三个主要节点为基础毁损靶点,对于以强迫症状为核心症状的病例,我们增加伏隔核毁损;以躁狂、攻击为核心症状的增加隔区毁损;以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为核心症状的增加丘脑背内侧核毁损。

    然而,新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还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首先,现代脑立体定向手术本身就具有三大难点:一难:脑核团内部结构复杂,要做到亚核团精确定位难;二难:脑核团周围结构也复杂,毁损而又不伤及无辜难;三难:脑核团之间的外部联系更复杂,要达到准确(而又)适度地阻断难。另外,多毁损一组靶点,就意味着多增加了一份风险,风险叠加更是难上加难。

    为克服以上这些难点,我们提出全息导航,通俗地讲,就是综合应用高场强磁共振,微电极导向技术,神经导航仪(来)辅助手术,使靶点定位更加精确细化。

    以往的低场强MRI或CT定位,医生只能参照(脑)图谱,凭个人经验进行平面定位;而采用高场强、高分辨率的3.0T磁共振定位,脑核团、传导束均成为可视靶点,通过三维重建,达到立体可视定位。

    即使高场强影像的准确定位,也难以区分脑核团亚区,毁损灶容易过大,极易损伤周围结构;术中应用微电极技术能区分不同亚区,从而实现亚核团选择性毁损。

    术前应用神经导航仪能设计手术入点、入路,避开重要脑区;术中应用,能达到实时动态监测进针路径,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从2004年开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总结(以往)精神外科(手术的)经验教训,寻求解决线索;研究情绪、情感调节中枢(的)解剖(学)基础,寻找解决途径;提出多靶点联合调控方案,寻求解决法则;综合应用已有的先进仪器设备,寻求解决利器;使“3+x”全息导航技术日臻成熟。

    翁×,就是我们采用此项新技术成功治疗的许多患者中的一例。他曾因为如下这些光环而成为人们眼中羡慕的天才:15岁时曾以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科技大少年班;毕业以后又有在华为公司工作的经历;先后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接着,又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看来,他确实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照这个势头下去,每年再发表50篇SCI,不出意外的话,绝对有希望当上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可是,智商再高,一病撂倒。7年前,因为恋爱受挫,逐渐出现社交恐惧(逃避亲朋好友,辞去工作职务),重度失眠(躁狂发作时连续一周不能入睡),心境高涨,喜怒无常,思维奔逸,打人毁物,平时经常殴打反对其恋爱的母亲,更为严重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翁某的父亲正在睡觉,翁某盯着父亲的脑袋,突然产生幻觉,把脑袋幻视成为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拿来菜刀,朝自己老爸的脑袋砍去,幸亏被其母亲及时发现阻止,才避免酿成一场惨祸)。可惜呀!昔日的天才,就这样沦为世俗鄙视的疯子。经过在美国两次,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六次住院治疗,始终未能控制病情。

    患者诊断为:心境障碍中的双相情感障碍,核心症状为:躁狂发作。针对患者症候群特点,经过分析讨论,我们决定采用:3+隔区毁损方案,其中选择性地毁损杏仁核的内侧、中间亚核,内囊前肢的前中1/3。

    这是患者的手术过程:首先采用3.0T磁共振扫描,扫描图像输入计算机工作站,通过手术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靶点定位(计算出靶点坐标值);术前应用神经导航仪设计手术入点入路;颅骨钻孔;通过液压微推进器将微电极送入靶点,采集、记录脑核团特异性电信号,验证靶点部位,区分脑核团亚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仪监测进针路径;这是医生向颅内缓慢送入毁损电极,毁损前先给予电刺激,验证靶点准确无误,最后实施毁损。

    术后随访,手术效果明显,患者术前的躁狂、攻击、打人、毁物、敌对行为等全部消失;与家人温和相处(平时常和父母在一起聊天、谈心、下棋、打扑克);积极配合医生随访,能和医生正常交流、对话,有礼貌;精神心理量表测评:认知、记忆、思维、人格等未受明显影响。这是手术后患者和其母亲在病房内的合影。

    不久前我们还接到翁×打来的电话,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已经通过了一家跨国软件公司的招聘面试,即将参加工作,翻开人生新的一页。看来,天才的智慧终究又被唤醒了。

    这项技术也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今年3月27日在新闻联播播出。

    在第三届全国精神外科会议上,我中心应邀就此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做大会专题发言,受到全国同行的赞赏、好评和关注。

    这是根据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制订的疗效评定标准,我中心与国内多中心手术后显著进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长期随访结果比较,我中心手术后显著进步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最后请让我用一首诗来概括、总结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首战告捷帕金森,

    遥感微测战毒魔;

    而今全息加导航,

    “疯子”亦能获新生。


王学廉简介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44岁 博士学位  硕士导师

 

     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91、2002年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获得笹川医学奖学金资助在日本国冈山大学医学部脑神经外科进修学习。自1998年5月以来,重点从事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工作,长期从事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工作,研究方向:积极参与开展了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扭转痉挛、原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舞蹈症)、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戒毒、戒酒)、难治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秽语抽动综合症)及疼痛等等新技术、新业务,成绩显著,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近几年内完成的帕金森病和戒毒手术治疗组无论是在治疗质量,还是数量均是国内外最多,获得1999年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及200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军队重点课题2项,做为第一副主编撰写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Email: wxlian@fmmu.edu.cn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