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时政]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时政]第三届中国--东盟高峰会
[时政]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
[文娱]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时政]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时政]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时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文娱]第20届澳门国际音乐节
更多>>
中广评论
·不守规矩何以成国人共性?
·北京住房痛苦指数最高?
·万圣节,一个痴人在说梦
·莫让公共产权收入成暴富源
·五顶大盖帽为何管不住一条狗
·"强盗"追"捕快"王法何在?
·经济增长方式关系你和我
·收入差距拉大缘于体制政策缺陷
更多>>
听新闻
[新闻纵横] 水电之乡建站忙
[财经在线] 欧盟对华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
[今日论坛] 中国青年志愿者将出征非洲
[世界报道] 关注阿富汗的局势
[体育沙龙] 英超风云录(10-29)
“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总决赛(三)
更多>>
网上曝光台
· 安徽女贪官尚军当庭承认所有被控事实
· 福建商联公开标价叫卖诚信企业牌匾
· 四川珙县:镇干部乔迁 镇政府设宴公开收礼
· 太原超世纪商贸广场 上亿按揭贷款涉嫌造假
· 原河北交通厅副厅长暗道藏金 儿子年花百万
· 强制家长孩子天不亮看广告 谁的能耐如此大
更多>>
特别推荐
· 小山村里有了“大医院”
· 英国人李爱德的两次长征
· 读油画“人民英雄纪念碑”
· 灵魂升腾的地方 [图文]
· 百只珍稀鸟类大鸨栖息赤峰达里诺尔湖
· 老支书苦干19年为圆绿化梦
更多>>
相关资料
回忆鲁迅先生(上)----萧红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来了客人还到街上去买鱼或买鸡,买回来还要到厨房里去工作。
  鲁迅先生临时要寄一封信,就得许先生换起皮鞋子来到邮局或者大陆新村旁边信筒那里去。落着雨天,许先生就打起伞来。
  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一些是白了的。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地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必同客人一道吃些点心。那饼干就是从铺子里买来的,装在饼干盒子里,到夜深许先生拿着碟子取出来,摆在鲁迅先生的书桌上。吃完了,许先生打开立柜再取一碟。还有向日葵子差不多每来客人必不可少。鲁迅先生一边抽着烟,一边剥着瓜子吃,吃完了一碟鲁迅先生必请许先生再拿一碟来。
  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听烟放在鲁迅先生书桌的抽屉里。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来照样放在抽屉里。而绿听子的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着的。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鲁迅先生喜欢吃一点酒,但是不多吃,吃半小碗或一碗。鲁迅先生吃的是中国酒,多半是花雕。
  老靶子路有一家小吃茶店,只有门面一间,在门面里边设座,座少,安静,光线不充足,有些冷落。鲁迅先生常到这里吃茶店来,有约会多半是在这里边,老板是犹太也许是白俄,胖胖的,中国话大概他听不懂。
  鲁迅先生这一位老人,穿着布袍子,有时到这里来,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人坐在一道谈了一两个钟头。
  有一天鲁迅先生的背后那茶座里边坐着一位摩登女子,身穿紫裙子黄衣裳,头戴花帽子……那女子临走时,鲁迅先生一看她,用眼瞪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而后说:
  “是做什么的呢?”
  鲁迅先生对于穿着紫裙子黄衣裳,花帽子的人就是这样看法的。
  鬼到底是有的没有的?传说上有人见过,还跟鬼说过话,还有人被鬼在后边追赶过,吊死鬼一见了人就贴在墙上。但没有一个人捉住一个鬼给大家看看。
  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给大家听:
  “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
  那时鲁迅先生从日本读书回来,在一个师范学堂里也不知是什么学堂里教书,晚上没有事时,鲁迅先生总是到朋友家去谈天。这朋友住的离学堂几里路,几里路不算远,但必得经过一片坟地。谈天有的时候就谈得晚了,十一二点钟才回学堂的事也常有,有一天鲁迅先生就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的月亮。
  鲁迅先生向着归路走得很起劲时,往远处一看,远远有一个白影。
  鲁迅先生不相信鬼的,在日本留学时是学的医,常常把死人抬来解剖的,鲁迅先生解剖过二十几个,不但不怕鬼,对死人也不怕,所以对坟地也就根本不怕。仍旧是向前走的。
  走了不几步,那远处的白影没有了,再看突然又有了。并且时小时大,时高时低,正和鬼一样。鬼不就是变幻无常的吗?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本来回学堂不止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就是了。
  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到底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也怕了。
  鲁迅先生那时从日本回来不久,所以还穿着硬底皮鞋。鲁迅先生决心要给那鬼一个致命的打击,等走到那白影旁边时,那白影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住了一个坟堆。
  鲁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了出去。
  那白影噢的一声叫起来,随着就站起来,鲁迅先生定眼看去,他却是个人。
  鲁迅先生说在他踢的时候,他是很害怕的,好像若一下不把那东西踢死,自己反而会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原来是个盗墓子的人在坟场上半夜作着工作。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作人的机会。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不是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鲁迅先生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就是包这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卷了一个卷。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
  鲁迅先生住的是大陆新村九号。
  一进弄堂口,满地铺着大方块的水门汀,院子里不怎样嘈杂,从这院子出入的有时候是外国人,也能够看到外国小孩在院子里零星的玩着。 鲁迅先生隔壁挂着一块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一个“茶”字。

回忆鲁迅先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