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优秀校长、教师
广南城区一小校长杨丽琼
中广教育    08月13日 12:12
    

追求卓越目标 创办品牌学校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在祖国边陲广南有这样一位女校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八年来,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了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无论是承担教学工作还是担任学校领导,她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她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住改革和发展的机遇,不断探索实践,开拓创新:工作中她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怕困难,敢于进取;思想上她注重学习,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方法上她善于思考总结,不断创新。在她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校容校貌有了较大改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显著成绩,推进了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的办学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为广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走进广南一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新颖独特的校园文化,文明有礼的师生群体。一株千年古树发新芽、具有传奇色彩的侬土司传说、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古朴典雅与现代风格和谐相融,既体现了广南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韵,又突出了现代学校的办学特色。一位教育专家到学校检查工作时曾即兴赋诗:“千年古树发新芽,祖国南疆一枝花;环境优美育英才,特色学校人人夸”。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紧紧围绕办学目标,突出“在传承中奠基、在快乐中成长”的办学理念,体现“民族体艺”的办学特色。学校组织创作的校歌“快乐成长”,根据民族舞蹈编排的大课间“民族健体舞”,坚持训练并取得成绩的“体操”训练队,排练的壮、苗、瑶、彝等民族传统保留节目,使学校“民族体艺”的特色更加鲜明。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少先队大队部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学校被评为全国“七巧板示范学校”、省“优级甲等”学校、“一级示范性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电化教育优类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消防安全示范学校”、省、州、县“文明学校”,省、州、县“文明单位”、“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绿色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进入省级先进学校的行列。省、州、县各级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07年1月云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领导及专家给学校的评价是:“广南一小是云南省办学水平最好的学校之一”;2007年4月7日“云南政协报”专版刊登了“千年古树发新芽,百年老校求发展”的学校发展概述,引起各界的关注,受到一致好评;2007年5月《中国报道》杂志社创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型宣传专题,广南一小被选入编;州委书记李培一行到学校检查时评价:“这所学校很有特色,管理井然有序,环境很美”。学校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全体教职工努力的结果,但与杨丽琼校长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管理好一所学校责任在学校领导。有教育家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见,校长在学校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作为一校之长,她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求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管理理念,要由单一型的校长角色向复合型的校长角色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现代校长的职责。她认为做校长就要做品行高尚的人,因为品行高尚才能真正起到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灵魂作用;做校长就做要廉洁自律的人,因为“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身正为范,得到教职工的信任;做校长就要做民主的人,因为只有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不断改进工作;做校长就要做关心人的人,只有关心师生,才能成为大家的贴心人;做校长还要善于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做校长就要做思想型、开拓型、创新性、发展型的校长,因为只有具备这些特点,才能对工作充满激情,才能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领导将一所学校交到自己手中,将学校管好,管活,办成一流的品牌学校一直是她追求的目标。她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时期学校工作的需要。为此,她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订阅党报党刊及业务书刊学习,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学习或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各级领导在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掌握教育改革的新动向,研究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中外教育名著,写出学习心得和体会,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她热爱学校,关心师生,主动为学校做社会工作,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发扬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带领全校教职工勤奋工作,全力谋求学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的做人准则是:认认真真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经验;踏踏实实做人——团结同事,关心职工、虚心好学、乐于助人;兢兢业业工作——以校为家、讲求奉献、追求卓越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为教职工作好表率。通过不断学习,她已成长为一名精通业务,熟悉管理,深得教职工信任的校长。

  二、狠抓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就不可能做到有章可行,就不能做到规范管理,也就不可能达到一流学校的目标。她十分清楚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工作中她注重学习、总结、研究,组织班子成员和学校中层干部到做得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奖惩办法”、“学校、教师、学生创星活动方案”、“教师业绩积分试行办法”、“教职工考核办法”等,并带头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年终考核、还是评优工作,她坚持做到计划设计周密、问题分析详尽、操作流程精细,只信唯才是举,不搞任人唯亲,事情放在桌面上,不搞小动作,用真心、诚心感染人。由于坚持了考核看实绩,用人看本事,办事要公开,处事要公平的原则,所以在广大教职员工中树立了威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开展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有效的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校教职工努力工作,关心学校,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

  她知道,不懂得教学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要教师会教学,领导首先要会教学。因此,她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组、教科室的各项活动。一年听课达200多节,并及时与教师交流听课感受,反馈情况。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还将听课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及时总结推广。如《品德与社会》课,她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将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变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波动大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具体要求,组织骨干教师到做得好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制定了“广南一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开展扎实的教育和强化训练,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注重对双困生的帮扶和转化工作,每学期都坚持召开双困生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心理话,帮助他们分析厌学的原因,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己。并带头挂钩帮扶,使学校双困生有了明显的转变,双困生比例大大减少,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学风的形成。在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动中,组织开展师德教育大讨论,努力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办高质量的教育奠定基础。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新三好学生”,“做文明人、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小公民”,“道德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由于我校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好,多次被县广播电视局作为电视新闻播出,在社会上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教研促发展 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作为学校领导,她始终注重抓教学质量的提高,经常与教导处的同志一道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定计划,加大教学常规检查力度,每学年的课堂教学竞赛已经成为我校的常规工作。竞赛课以教研组为单位,推选一名教师参赛,先确定一个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听课,再集体反思、修改教案,再次实施教学、听课。通过当场举一反三的修改、实践,增加了竞赛课的教研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运作,发现和培养了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营造了有序竞争、人人争先、百家争鸣的良好教学氛围,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显著亮点。她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发展为契机,以创新为先导,不断探索与实践。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校为家,为创办一流学校呕心沥血。把质量视为立校之本,把德育作为立校之基。同教师一道探究教育教学方法。针对学校教研工作相对滞后,缺乏骨干和带头人的实际,注重加强学校的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组织成立了校教科室,并带头参加科研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先后组织了3人到上海跟班学习,50多人次到昆明、楚雄、文山以及县级学校学习,培养了一批校级科研骨干。几年来,共向省、州、县申报课题10个以上。自己负责的“民族贫困地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探索”被列为云南省“十五”期间立项课题,并于2006年结题。组织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世外桃源是我家》(两册)已装订成册,通过县级验收。注重引导教师从“教书匠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校内兴起“科研促质量”热潮;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开展相互听课、课堂教学竞赛、集体备课、说课等活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多次获县教学质量奖,在2007年度学期末县级统测中,1至6年级语文和数学单科成绩平均分12项中有11项获第一名,学校获县教学质量一等奖。

  针对学校教研工作相对滞后,缺乏骨干的实际,她注重加强学校的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教科室,在校内兴起“科研促质量”热潮,做到人人有科研课题和科研任务,先后组织了100多人外出学习,培养了一批校级科研骨干。几年来,共申报课题达10个以上,自己负责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探索”被列为省级立项课题,并于2006年结题。组织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世外桃源是我家》已通过县级验收。校科技组的“航海航模技能培养”等课题获县科技成果奖。通过不懈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次获县教学质量奖。

  针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波动大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提出了“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的工作思路,组织制定了 “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开展扎实的教育和强化训练,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组织开展师德教育大讨论,努力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学生中开展“做文明人、讲文明话”等活动。由于我校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效果好,多次被广电局作为电视新闻播出,在社会上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发扬创业精神 改善育人环境

  要提升办学档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保障。作为广南县城区的一所小学,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虽然前几任学校领导作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县大民贫,县级财力有限,等上级拨款改变学校面貌,改善办学条件是不可能的,等、靠、要是行不通的。学校的现状是:电教室的课桌椅由几种课桌拼凑而成,整体感观较差;学校的田径场还是泥土操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上体育课的场地得不到保障;学校没有一套像样的音响设备,影响了一些正常活动的开展;教师办公条件,会议室设备落后;新课改实施后,最基本的教师电子备课室也没有,影响了教师备课及教学的效果;学校后大门及道路破旧、凸凹不平,给师生行走带来不便;学校厕所也是年久失修等等,整体感观上学校显得很破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针对这个现状,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脑子里想的就是怎样改变学校落后的面貌。面对办学经费紧张,学校硬件设施落后,跟不上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严峻形势,她和学校领导班子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创业精神,首先是组织教师进行建校劳动,每学期都安排有一两次,既节省了学校经费开支又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是带领学校班子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达170多万元。修建了学校后大门及道路,扩建了学校田径场、篮球场,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修建了校园文化长廊,添置了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师办公设备,配备了两个多媒体教室,改造了校园广播室音响设备、电教室等,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校园面貌大有改观,为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届的好评。

  五、不懈努力 收获丰硕成果

  杨丽琼同志于1981年7月毕业于文山民师,先后在广南珠琳镇吊井完小,保路寨完小、者兔中心校、县城区三小、二小、一小任教,历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副主任、副校长、工会主席、校长等职,现在广南一小任校长。1995年被评聘为小学高级教师,2006年取得大专学历。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 2008年10月获“云南省特级教师称号”,曾获得省“先进教师”、州“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巾帼建功标兵”、 州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先进个人”、州“支持少队工作好领导”、县“先进教师”、 “优秀辅导员”、“优秀妇女干部”、“思想工作先进个人” 、县“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负责的省级课题“民族贫困地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探索”于2006年结题,参加过“云南省第三期专家级校长的培训”。学校被评为省、州、县“文明学校”,州、县“文明单位”、“普法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绿色学校”、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2007年学校被评定为省“优级甲等”学校,挤身于省先进学校行列,成为本地区的窗口学校。

  今后的路还长,我们相信,杨丽琼同志一定会不辜负大家的厚望,继续发扬真抓实干,不怕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团结全校教职工一道努力工作,使广南城区一小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真正成为领导放心、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示范性窗口学校,真正成为云南省的品牌学校。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