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我是徐小璐。我们刚刚跟随校长参观了一下这所学校的实训基地,这里的实训基地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震撼”——这里的实训基地拥有整整两栋大楼。这所学校就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房地产类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样也是教育部首批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之一,被誉为培育房地产类人才的摇篮,这里就是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我们今天也非常荣幸请到了这所学校的校长,温小明先生。欢迎您。

  我们知道,这所学校不仅在广东省,乃至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这里有很多紧缺型专业,培养了很多紧缺型人才。请您先给大家整体介绍一下这所学校。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校长 温小明

  温校长:谢谢。我们学校是广州市教育局直管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于1963年,文革期间停办,1973年复办,一共走过了47个年头。学校是全国三大房校之一,其余的两家一个是上海房校,另一个是天津房校。可以说,我们学校是中南地区房地产人才的“黄埔军校”。

  学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有房地产物业管理类、建筑工程类、建筑设备类以及商贸旅游类四大类11个专业。目前在校生有6000多人,实训场地的建筑面积有两万多平方米,校园的整体建筑面积有六万多平方米。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实训场地占学校整体面积的约2/5,可见我们实训的力度是相当大的,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的特色。

  主持人:从学校的名字中就能看到,我们学校的特色、特点是“土地”和“房产”,那么学校的办学思路是什么?学校的主要定位又是什么?

  温校长:我们的主要定位是培养房地产类的应用型人才。我们整个专业建设是围绕房子来打交道。比如我们的房地产物业管理专业是培养销售房子的、管理房子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的建筑工程专业是培养建造房子的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的建筑设备专业就是培养建筑内部诸如电梯等的安装、维修以及保养、小区智能化设施的安装、维修以及保养的这些人才。学校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些专业来展开的。

  主持人:刚刚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实训基地,那么我们学校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气建这样的实训基地?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温校长: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要让学生有动手能力,就需要高仿真度的场景,让他们在那里工作、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我们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来开展我们的课程改革的。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校长 温小明(左)本台记者 徐建娟(右)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的房地产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老专业,八十年代就开始办了。但是原来的目标是培养房管局的管理干部,或者说是直管供房的干部,但是现在到房管局当公务员起码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所以说,如果我们还是抱着原来的传统观念办学,我们的学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于是,我们就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培养房管局干部,调整到培养房地产的营销人员。包括房地产的一手交易、房地产的二手交易以及房地产的测绘人员,这些人才在广州十分紧缺。在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房地产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我们走在广州市大街上可以看到,二手房交易的店铺比粮店、银行还要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我们学生今后的出路。这样一来,那种纯理论的学科型教育就不适用了,学生们需要一种场景使他们去学习房地产的销售,包括一手销售、二手销售以及房地产如何测绘,于是我们就根据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核心技能来设计我们的实训场地。

  第二个例子是我们的电梯专业,这是我们近十年来新开发出来的专业,以前是没有的。我们在开设这个专业的时候做了一下调研工作,在广东地区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开设电梯专业,有的也只是在少数机电类的技工学校开设一到两个班。我们再进行第二个调研,广东现在的电梯保有量是多少呢?在2005年我们做调研的时候的数据是十五万台,并且以每年三万台的数量增加。2005年广州市出台了一个文件,凡是七层以上的住宅都要配备电梯,再包括地铁、商业设施的不断增加,光是每年电梯的增加量,我们培养的这类人才都是供不应求的。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决心开发这个专业,我们的定位就是培养电梯工——电梯安装工、电梯保养工、电梯维修工。围绕着这三大工种,我们再配合着专家访谈、社会调研、企业调研,来找出这里面的核心能力所在,围绕着核心能力,我们再大规模的建设实训场地。我们有20多台的电梯让学生们去拆装,学生们先平面后立体、先简单后复杂、先个体再整体,把原来班组装好的电梯拆下来,重新安装,可以运行了,这门课才算及格。把坏的电梯修好了,才能算你维修的这门课程及格。我们就是围绕着这些核心技能来建设校内的实训场地。行业来到我们这里,看到我们的实训场地,也会觉得很震撼。可以说,我们每年培训出的电梯专业的学生,远远不够供应。我们专业的第三年是到行业去实习,第一个学期是顶岗实习,有700-800元的生活补助,第二个学期是1300-1600元的薪资,毕业后,留在行业至少是2000元钱,有的还会更多。对于一些农村孩子或是城市孩子来说,他们没有上大学,但是学习到了一门手艺就能终身受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高强度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原因。

  就是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够高仿真的按照企业的工作场景进行学习工作,出去以后就可以上手。

  主持人:我们学校开设了一些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紧缺的专业,请您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专业。

  温校长:我前面所说的两个专业都是比较紧缺的,还有一个物业管理也是比较紧缺的。随着房屋私有化程度的提高,物业管理就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物业管理这块除了内业管理以外,还有一个就是物业设备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的另一个名称就是建筑技能化技术。现在一般的住宅小区中有电工,但是,既是电工,同时又具备建筑技能化管理知识的人才是缺少的。这也是我们在行业调研中发现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例如,一般的写字楼中,除了有电工以外,一定会有中央空调,那么中央空调出了问题后谁去管理啊?谁去维护啊?除了中央空调,还有给排水系统、还有供配电系统等的维护问题。当供电断了的时候,怎样启动备用电源?这些都是我们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一些核心技能。除此之外还有安防系统。这四个系统的知识就是我们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的。这个建筑技能化技术专业是我们的办学特色之一,也被纳入了教育部和建设部的技术性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工程。

  主持人:我们现在对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的专业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据我所知,咱们学校还进行了一项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开了广州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这个改革也从整体上促进了我们学校的加速发展,您对这个改革有什么样的评价?

  温校长:我简单的把这方面的情况介绍一下,人事制度改革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是比较早的实行全员竞岗制度。所有的非教学一线的人员要全员竞岗,对这些岗位要进行全员重新聘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比如说,我原来是图书管理员,我还要竞聘图书管理员的这个岗位,我们对于图书管理员有一定的学历要求、职责要求等,对其他部门也有一些要求。这样一来,就在我们的员工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原来我当图书管理员或是科室的科员是组织上分配我去干的,就叫做“你要我做”或者叫做“组织上叫我做”。现在我根据上岗条件去竞争上岗,就变成了“我要去做”。所以,就是一字之差,调动了广大教工的积极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改革初期有一个图书管理员,我们对图书管理员的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而他当时还没有大专的文凭。他当时一看到竞聘条件就懵了,整个人也变了一个模样,又去参加成人高考,现在已经毕业很多年了。像这样的例子我们的竞聘改革过程中有很多。一字之差,就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个是我们中层干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岗制度。就像公务员考试一样,先是笔试,后是面试,最后我们还邀请上级人事部门一起来参加我们的评判工作,来打分,按得分的多少,全面的衡量,进行录用。这项改革是我们从六七年前开始实行的,开了广州市中职学校的一个先河。这项改革也使我们的中层干部变被动为主动了。

  第三个改革就是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这项改革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也是经历了很多发展阶段。原来的分配制度是效率优先,贡献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你在哪个岗位上,就享有哪个岗位的待遇。这种分配方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对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我们发现这项制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校园内的一些弱势群体得不到我们的关注。所以在近几年的分配方案中,我们除了要强调效率优先、贡献优先、兼顾公平外,还要考虑到这些弱势群体。关注那些年龄偏大,在学校工作时间较长但是又没有进入一些职务的同志,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学校的人文关怀。

  主持人:我们学校有很好的专业,有很好的学生,但是,要是没有很好的老师也是不行的,我们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培养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温校长: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永恒主题。但是职业教育中的师资建设是有一定特点的。我们传统的学科型教育中的老师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科型的、理论型的。现在教师教育就不能按原来的套路来进行。我们要集中精力建设我们的“双师型”队伍。这是职业教育能不能办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这几年向社会、向行业招聘能工巧匠,到我们学校来当师傅,这是第一。第二就是把我们学校的专业老师,在大学里学完本科、学完研究生的那些理论水平都可以的老师送到企业中去顶岗实习。这是我们下了很大决心的,即便我们很缺老师,每年都会坚持把五分之一的老师送出去。比如电梯专业的老师,即便你是在大学中学习了机电专业,你也要去电梯企业中去安装半年的电梯、修半年电梯。用一年的时间把电梯方面的技能拿回来,你才能掌控这个主动权。包括我们的房地产专业的老师,都要到我们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测绘所以及产权登记等业务部门去实习。还比如说我们建筑工程专业的老师要到建筑工地上去,去做施工员。

  主持人:我们广州市委市政府,广州市教育局对我们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推进作用?

  温校长:市委市政府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广州市教育局对全市的职业教育做了很好的规划。我觉得广州市对职业教育这块可以这样说,是从全方位的来打造珠三角地区的职业教育重镇。以这样的高度去做。教育局、人事部门是全面考虑的。我们学校原来的编制是130个,这对于6000个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教育局全力以赴,和人事部门进行协调,我们现在的编制是320个,增加了将近两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给予了职业教育很大的支持。我仅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的实训基地是从2002年做起的,我们做了一个五年规划,到2006年的时候基本全面建成,再从2007年到今年的这三四年中,我们进行不断地总结、反思、完善。我们有今天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最初只是有一个规模,再经过一年一年做起来的。我们的总设备有几千万啊,这个钱从哪儿来?就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广州市教育局给的钱。只有得到大力支持,建设大规模的实训基地,从而才有可能培养出实用型的应用人才,不然的话,空对空教学,出去以后什么也做不成。这是第二个方面。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校长 温小明(左)本台记者 徐建娟(右)

  第三个方面是在学校的布局问题上做了一个很大的手术。广州市有四十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分属于不同的行业。房管学校是房管局的,财政学校是财政局的,等等等等。2006年的时候广州市委市政府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把这几十所学校合并重组。其中十三所归我们教育口,有六所归劳动口,这样由市里面统一。攥起拳头来打造我们的职业教育高地。据我说知这在全国的特大型城市中是首创。因为我是建设部一个专家机构的主任委员,对全国的职业教育略有了解。北京是没有的,后来有一些调整;上海也是没有的,上海至今仍是行业管理,我们的兄弟学校上海房管学校仍是上海房管局来管。所以我说我们这个措施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举措。

  再有就是课程改革方面。我们的孟源北局长主持了一个“工学结合”的课题改革,通过这样的一种课程模式来给广州市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这个是核心。把这个课题做出来以后,今后广州市的所有专业都按这个模式来做,工学一体化,把工学结合起来。这样对整个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将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我也借助这个话题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情况,还是拿电梯安装维修专业为例。我们原来就是电梯安装工、保养工和维修工,三大工种,它的核心技能是什么?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法,通过专家讨论等等的社会调研,我们把它归纳出来了。之后,我们针对这些核心能力设立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行业会认为不错,很好。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学生技能不错,但是发展能力不行,后劲不够,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综合素质还是有欠缺的。所以我们也思考,要寻找怎样的一种课程模式,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在行业调研中,行业说,学生的技能很重要,但是学生的其他素质同样重要。比如电梯特种设备要求安全意识怎么样;对企业的忠诚度怎么样;自律意识怎么样;有没有爱心;有没有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我们通过反思,通过这个课题,我们就找到了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模式,就是工学结合。

  主持人:刚才咱们说到了咱们的实训基地很好,您也着重谈到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学校在实际中与有没有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走进企业去感受、去学习?

  温校长:这就多了。现在来说,基本上广州地区的所有的知名电梯企业都是我们校企合作的伙伴。他们与我们一起来做课程改革,这样才能推动我们的课程改革,真真正正地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行业实际,实现零距离。

  主持人:从温校长激情地演说中可以看出,作为校长,他在学校的各方面改革中倾入了很大的心力。接下来还要问一个寄予希望的话题,作为房地产类的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素质外,还应具有哪些素质?

  温校长:我刚才提到了一个综合素质的问题,就是说这种课程模式要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除了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必备技能要求外,还要具备其他的素质。比如电梯专业的学生还应当具备安全意识。

  主持人:未来几年我们学校的发展蓝图是什么样的?

  温校长:我们学校作为中南地区唯一一所房地产类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说实话,它肩负着很重的社会责任。因为这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靠我们这里来输送,来培养。怎样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更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由于我们地处广州这样一个特大型的城市,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学校的校园面积我觉得还是偏小了,只有80亩地的面积。虽然建筑面积不小,有六万多平方米,但是如果学校的面积能够再大一点,那么它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加广阔!尽管我们目前有6000多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一所大校,但是我们下一步要打造国家级的示范性学校,要打造在广州,甚至广东省乃至全国来说都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学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上还是在办学内涵上,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第一点就是要把学校的占地面积扩大。

 

  如果不能达到这点,我想我们也是可以继续做的。怎么做呢?就是把学校做优做强,这是我们的方向。因为学校不在于你很大很大,而是在于你的专业设置能否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于你这个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还在于你这所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改革是否适应职业教育的规律,这个才是核心。我们在这80亩地中辛勤地耕耘,把学校做优做强,我们同样也可以成为全国最好的学校。

  主持人:最后请您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的学校。

  温校长:我们学校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由于它能够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建设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所以说,这是一所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的学校。

  主持人:这是一所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的学校。温校长的激情和特色的专业都给观众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脑旁的您如果还有什么话想跟温校长沟通、交流,可以在节目之后留言,温校长都会跟您一一作答。再次感谢您!

  温校长:谢谢。

  主持人: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