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我是徐小璐。说到丽江很多朋友都心向往之,想到丽江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要走进丽江,去看看丽江的教育,了解下丽江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丽江市教育局长张绍良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张局长:主持人好!

丽江市教育局局长 张绍良

  主持人:首先请给大家介绍下丽江教育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情况。

  张局长:丽江教育和我们全国教育一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关注下,在我们职能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丽江的教育正快速稳健的发展。这几年,丽江教育发展的环境是最好的,教育的投入也是最大的,发展也是最快的。从我们教育的量和质上可以看出这几年教育发展的变化。

  首先从我们的幼儿教育说起,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所以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的广大关注。丽江本身教育一个尊师重教,崇尚文化的地方。从2003年建市以后,我们丽江的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用“迅猛”来形容是不过分的。当时我们的幼儿园入园率才到21%。通过七年的努力我们的入园率已经达到了54.6%。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我们依靠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目前我们幼儿园已经有115所,其中96所是民办幼儿园。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以农村、山区、少数民族为主。丽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农村教育。基础教育是我们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过去我们地方经济实力比较落后,基础教育发展比较缓慢,随着《义务教育法》,最近教育发展纲要出台以后,全国都非常重视义务教育。我们丽江现在有641所小学,在校学生达到107142人。我们的初中有61所,在校学生520667人。已经全部达到国家“两基”的主要标准。

  我在丽江当了十几年的副局长、局长,丽江的教育我是心中有数的。98年的时候,原来的玉龙县和华坪县,原来的丽江县(现在分为玉龙县和古城区)基本实现“两基”。有40万人口的永胜县99年实现“两基”,最后一个实现“两基”的是宁蒗县。我们市的宁蒗县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以彝族为主,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的整体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到2005年才实现“两基”。那么到2005年我们丽江基本已经实现两基。

  最近几年我们还实现一系列的重大工程,比如“两免一补”(这个是天大的农民的恩惠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等等。我们的“两基”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上了个档次。

丽江市教育局局长 张绍良(左)本台记者 徐建娟(右)

  在高中教育发展阶段,我们的普高发展在全省来说都是比较快的。我记得刚恢复高考那年1977年我们市考上了121个大学生,1978年是161个,当时的学生有两三千左右,到现在我们已经有23147个在校高中生。按照人口比例每万人在校普高生我们在云南省是排在前列的。我们有18所高中,全省91所一级完中,我们有6所。从规模上来说是很不错的。从质量上来说,“地改市”以后我们的高考上线率每年以5—7个百分点增长。2003年我们的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是29%,现在已经达到59%。今年我们高考的上线率达到98.36%。是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地区来说是不得了的。2005年以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和我们的普高相比还是比较滞后。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省里和市里高度的重视,我们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使我们的职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十二五”末我们高职毛入学率能够达到85%左右,这样在全省我们还是走在前列的。

  另外高等教育,我们丽江是一个世界知名的城市,为了和我们的品牌城市相匹配,必须要办高等教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丽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在我们有两所高校,在校学生17147个。目前我们市委、市政府又有一个大的决策,专门做了一个大的规划,在我们丽江建立云南省第二个高校集中区,目前有很多知名的大学正在和我们商谈。

  这样我们丽江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体现出来了,形成了比较好的教育体制。这几年是我们丽江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投入最大的时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

  目前我们的教育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教育工作的面比较广,点多面广,牵扯到整个社会,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就可以办好的。而且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要不断的努力。我们丽江的教育虽然发展形式比较好,但是,还要不断的努力。

丽江市教育局局长 张绍良(左)本台记者 徐建娟(右)

  主持人: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张局长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丽江的教育发展情况。丽江的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接下来我们将从细节上再来详细的解读丽江教育。现在丽江教育遇到哪些困难,哪些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张局长:教育是全社会都要参与的,而且面临很多困难。我们应该理直气壮的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一个方面,现在教育发展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另外,大城市和小城市,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差异大;再一个,我们有些教育设施像教学仪器、图书等教学配套设施按现代的教育发展要求,更新的比较快,老化的快;还有一个就是师资队伍上,长期在农村在边远山区的老师,在教学理念、思想、方法上有差距,现在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又比较高,必然产生矛盾。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个,还是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认识程度。就像宁蒗人说的,治穷要先治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要反复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另外,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大的一些政策,特别是“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政策给中小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与好处,如果不认真落实,教育资金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此外,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过去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很少,随着现在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教育投入仍然不足。还有就是积极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主持人:刚刚张局长介绍了丽江教育均衡与公平所存在的问题。目前,丽江“两基”迎国检的情况如何?

  张局长:“两基”是我们长期进行的一项教育工作。改革开放60年来,丽江一直在进行“两基”工作。国家出台义务教育法之后,我们加大了“两基”的教育力度。早在2005年,丽江就已经达到了 “两基” 迎国检的指标,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地加大力度巩固“两基”,提高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丽江的教育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水平。

丽江市教育局局长 张绍良

  在“两基”迎国检期间,丽江各级党委政府高度空前重视迎国检工作:会议研究讨论,领导亲自抓等等一系列的工作。第二,社会参与是空前的。第三,我们教育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第四, “两基迎国检”工作中,我们对教育的投入也是空前的,例如省里面的危改工程,校安工程的投入以及市里各方面的教育投入等等。第五,家长、群众对孩子上学的关注也是空前的。看到全社会人民对“两基”教育如此关注,作为教育局长,我非常欣慰。

  主持人:据我了解,丽江不仅城市的教育工作做的非常出色,而且边远地区的教育也做得非常好,例如宁蒗等,这也是丽江的一大特色。咱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张局长: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我有很深刻体会。丽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59%的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全市县区中,有两个是国家的贫困县,两个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宁蒗县是最贫穷落后、社会文化程度最低的,应该说宁蒗县的生活环境是最滞后的,但恰恰宁蒗县的教育整体上却是发展比较好的。这是因为宁蒗县对自身教育发展的定位比较好。在80年代,宁蒗县县委政府把宁蒗县发展定位为‘治穷先治愚’,20年来每两年召开一次教育三改会,一年开两次常委会研究教育问题,把教育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关心教师,有教育成绩的给以重奖等一直坚持20多年了。另外,宁蒗20多年前就从江苏海安县请进教师,虽然他引进的教师只是三五十个或上百个,但是他的这种思想理念带领了宁蒗,领导了我们的宁蒗的教育,二十多年来到现在一如既往,可能在全国也少有。还有海安县的老师,在宁蒗一起联合办学,在宁蒗支教,帮助我们。这种思想,带领宁蒗的教育高速发展。宁蒗这几年的教育,无论从质量上,规模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中高考。因为中高考考试不能只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了升学率这个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我们办教育,就是办综合发展的教育。实际上,我们考察清华大学的大多数学生,都是认真学习,身体比较好,是一种高素质的人才,集中精力去读书才能考上好的学校,所以对素质教育的这种看法,我们认为是,办综合发展的教育。所以宁蒗的高考,在丽江市这里一直是领先,在少数民族地方我认为在我们云南省,好好的去深挖,应该是一面旗帜。

丽江市教育局局长 张绍良(左)本台记者 徐建娟(右)

  还有我们的另外一个县——玉龙县,玉龙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这是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他的那种宗教,是有历史的原因。旧社会,就是过去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对文化的关注程度,都比较好。所以它崇尚文化,重视教育,这是历史的一个根。现在也是如此,重视教育的思想。从领导,从机关,从我们的老百姓,对教育的这种关注程度,现在是人人到基层做教育工作。我们的领导,县里的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到基层为教育办实事。玉龙县是全国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试点县,它不仅传授现代知识,而且传承纳西族的文化。纳西族文化需要继承,需要传承。由于现在有很多的小学生,对自己的纳西语言都不太清楚,因此,在小学,在初中,在我们学校里面,在我们的教育上,不仅要教汉语,还有进行一些民族文化的教育工作,所以玉龙县的教育,一直是做的比较好的。

  我认为,这两个县的亮点、特点,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要走出贫困,到底需要做什么。认识很明确:就是干教育。他们的目标是每年培养出两千个大学生。

  主持人:张局长向大家详细解读了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的一些举措。同时也给我们其他一些地区提了建议。并以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接下来,请张局长描绘一下丽江教育未来几年的发展。

  张局长:现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对教育工作的要求非常高,我们也在很好的按照国家的要求来工作。今年是“十一五”末,明年是“十二五”第一年,我们首先要认真做一个“十二五”的教育规划。我们原来所做、所想的工作和现在丽江的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原来的计划有些保守,所以现在的规划,我们要把我们的蓝图描绘的更好一点。当然,我们教育部门的工作,也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开展。我们的工作还是要从各级教育机构来做起。就拿幼儿教育来说,幼儿教育这块:第一步,我们要规范管理。因为幼儿教育中私立幼儿园比较多,那么对私立幼儿园的原则我们是先引进后规范,我们先把门槛放低,先吸引幼儿教育者进来,再加以规范。下一步,我们要把幼儿教育当做我们工作的基础的基础,从师资配比、认识程度等各方面都要加大力度。最终使我们的幼儿教育入园率到“十一五”末达到80%左右,这也是我们一个比较大的设想。而就目前这种发展趋势而言,这个目标还是能达到的。

丽江市教育局局长 张绍良

  另外说到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这块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在《教育规划纲要》和胡总书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的,要促进教育公平,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做工作。现在事实上,城市和农村、农村和山区的教育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些差距包括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那么我们就要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提高认识,然后再进行一些布局调整。当然,前提是实事求是。多建一些优质资源的学校,通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财政倾斜,来支持提高对学生生活费的补贴。所以基础教育的巩固,应该是通过布局调整,集中优质资源来缩小山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再一个就是通过师资队伍的集中让其享受优质资源,这样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平就会提高。还有一个是在硬件设施上,原来在08年锁定的D级危房,通过我们这几年的努力经验,被彻底排除了。但是我们去年便有一个拉网式的排查,通过从汶川地震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我们把学校的建设标准提高了,提高后,我们按照新的标准做了一个排查,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不安全的地方,并有很大的一个面积。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规划好了,要加大力度,在十二五期间,把这些具有不安全因素的地方更换掉,大大提高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平。另外,我们还要通过其他一些政策,例如农村教师的廉租房政策等,保障好这些政策,整个基础教育就上来了。

  还有一块就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丽江的高中阶段教育,普高这一块,我认为在云南省还是发展比较好的,我们对这一块提出的口号是“稳定、提高”,也就是说,普高这块的量上要相对稳定,质上要大力提高。“质”的这个的概念,我们从老百姓的角度去理解就是分数上的提高,比如某人去年考了52分,今年考了98分,这就很了不起了。但是他能上丽江师专的时候,还想去昆明师范学院;能去昆明师范学院的时候,又想去云大,之后又想去复旦,去清华,百姓的这种追求是无止境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想法,所以我们也在往这方面去努力,培养高素质、好素质的学生,并且要大量培养,我们在普高这方面的努力也主要体现在“质”上。职业教育这块,我们现在是四县一区,这也是我们一个新的、大的起点——预计每一个县都要办一所比较优秀的完中,每个县都在增地,每个县增加一百亩左右,这样我们要在每个县都办一所比较大的职高,我想用不了到“十二五”末,大概三年以后,丽江的职高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普高就会有一个相对持平的发展,即便是不持平,发展的水平也不会差距太大。这样一来,我们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就会达到85%,这在云南省来说,一定是属于中上等的水平。普高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统称高中阶段教育,就会有一个比较喜人的前景。

丽江市教育局局长 张绍良(左)本台记者 徐建娟(右)

  高等教育我前面说过了,要按市委的决定,积极支持,高度关注,大力引进。前几天,我们的市长带队向省教育厅的领导作了汇报,省里的领导对我们丽江的高等教育、高校区建设高度关注,并且大力支持。这样我们的高校机构在今后的工作中就能够体现出活力,能体现出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这样就可以把整个教育落实在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上。

  主持人:最后请您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丽江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

  张绍良:丽江教育在全国、全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应该说可以像丽江的品牌知名一样,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

  主持人:张局长应该说是一位教育家,从事一线的教育工作有20年的时间了,今天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丽江的教育情况——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我们也会继续关注丽江教育的发展,我们也相信,丽江的教育像丽江的品牌一样,让世人更多的去了解,如果电脑旁的您还有什么样的话想跟张局长沟通、交流,您可以在节目之后进行留言,张局长都会给您一一作答,再次感谢张局长的到来!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