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受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的影响,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成为衡量大学发展的重要参数,这导致大学比大求全、盲目升级,千校一面、同质化办学严重。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继续深化要求,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

  上海按照中央部署,在2014年启动了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把实施高校分类管理评价作为重大任务,着力将以往高校“一列纵队”式的单一化管理导向和评价模式,调整为“多列纵队”的分类评价,鼓励全市62所高校在各自纵队中错位竞争、内涵发展,在各自领域类型中争创一流。经过7年持续推进,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制度体系已构建成型。

  破解同质化办学的前提是要科学分类。上海结合国际分类经验、国内高校结构特点和地方实际,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情况,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四个类型;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情况,把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经此纵横交错设计,“十二宫格”格局形成。在此基础上,各高校结合办学实际,经与教育部门沟通,自主选择了相应类型。学校类型一旦选定,原则上短期内不能再变动调整。

  分类只是手段,引导良性竞争、内涵发展才是目的。上海在完成高校分类后,就开始着手研制分类评价指标。2018年,经多年前期研究,上海发布指标体系,启动评价工作,并结合新业态、新要求、新需求进行逐年优化。指标体系深入落实“破五唯”要求,分类型设置,每类型含指标35个左右。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强化综合评价,内容覆盖五大职能,做到治理评价与产出评价的统一;二是突出重点,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贡献作为重中之重;三是加强共性与特色融合评价,除设共性指标外,还充分考虑行业学科特色,给予学校充分的特色表达空间,做到“一校一方案”;四是引入负面评价,督促学校守牢办学底线。

  一项评价是否有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程序是否有公信力。为确保公平公正,上海努力把分类评价打造成“共建共享”的平台,建立从评价动员到结果使用的一整套透明公正的操作程序,实现了评价程序的全闭环、评价过程的全开放。一是围绕指标优化,每年数轮征求高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教专家的意见建议;二是加强数据清洗,实行定量数据“两轮次公示”“三阶段核实”(公示前、两轮公示间、公示后)等制度;三是坚持政府、专家、高校等多主体定性评价,确保结果符合实际;四是形成综合评价、增值评价、效益评价三种结果,立体化呈现学校发展成效;五是加强服务反馈,为每所学校量身定做结果分析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学校参与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追求规模发展和综合转型的冲动根深蒂固。作为“指挥棒”的教育评价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就必须强化权威性,充分运用结果。从政府层面看,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结果已与教师绩效经费分配、内涵建设经费投入、高校班子年度考核挂钩,实现了“类型不同、要求不同、评价不同、支持不同”。从学校层面看,绝大部分高校把分类评价与自身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紧密衔接,推动了内部治理变革,激发了办学活力。

  分类评价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上海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精细化管理,使高校的类型意识、类型自信和类型道路逐步强化,高校间“比学赶超”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一招鲜”的学校迅速崛起。

作者:平辉(上海市教委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