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引进来 走出去” 福建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

2017-05-20 11:2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记者安红丽)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将进一步提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还是实现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与人才支撑,这给中国大学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也提供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

  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日,记者走访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警察学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深入解读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福建省教育如何做大、做强并走向国际化。

  

  福建师范大学留学生正在上书法课  张劲松/摄

  引进来:培养“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人才

  “因为特别喜欢中国文化,所以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土耳其留学生木兰告诉记者,像她一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福建师大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还有很多。1984年,福建师范大学开始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全国高校首创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和本土化汉语师资培养项目,曾被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

  来自意大利的布鲁诺是一名桥梁专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福州大学在聘请外籍院长强化工科优势和对外交流的同时,为埃塞俄比亚、尼泊尔提供桥梁、隧道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还将道路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共享到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为这些国家的交通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近十年来,福建省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有成效的主要项目近80项。这些项目都是各地、各学校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培养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和输出,顺应了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形势需要,增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政府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进了外国政府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文化教育交流,对于促进世界各地华人对祖籍国的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已逐渐打造为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交流合作知名品牌。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紧密围绕福建省自贸试验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适应福建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专家和创新领军人才。

  走出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

  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学校相关人员先后访问了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与一些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据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介绍,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援外项目被列为2016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走出去”重大项目,已在泰国、马来西亚建立菌草技术示范基地。此外,学校还与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在水稻育种研发、红麻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合作。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留学生为幼儿园孩子上课 张劲松/摄

  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记者了解到,2003年以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断探索海外学前教育合作,成立了海外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建立了1所海外实验幼儿园和4个海外汉语推广华文启蒙教育研究基地,为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一批华文启蒙教师。

  福建警察学院是中国警察首次整建制教官团队出国开展援外执法合作培训的院校,自2010年开始承担公安部外警培训任务。截至目前,学院已承办了23期外警培训,为包括约旦、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培训了416名学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国际执法合作关系。

  同时,福建省积极支持高校“走出去”办学,如支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以及华侨大学在泰国、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校或开展多种形式海外办学,鼓励福建省高校和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单独或联合赴海外办学。依托省内高校组建“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合作办学:重点推动高等教育阶段合作办学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中国第一所高校全资设立、具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目前,主要开设马来西亚急需的新能源、经济管理等专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生。“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要建成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地区最优秀的大学,这也是厦门大学国际化的一部分。”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如今,厦门大学到当年陈嘉庚先生取得巨大成功的马来西亚办学校,这是历史的回馈,是偶然,也是必然。

  近年来,华侨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将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打造成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培训品牌。据了解,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由泰国逐渐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已经为印尼、柬埔寨、苏里南等国家政府培训了600余名高端汉语人才。为增强学员对中华文化了解,学校还开设涉及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武术、绘画、民间手工艺等各类文化课程和讲座,使外国政府官员进一步认识了繁荣开放的中国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社会制度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理解,增进了对中国人民的感情。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大力引进国际优质办学资源,重点推动高等教育阶段合作办学。实施“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支持计划”,支持福建省高校引进境外知名大学设立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同时,鼓励世界知名的教育集团、跨国公司和外国驻华机构来闽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进一步完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布局结构。

  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 提升中国海外话语权

  “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顶层设计,是中国教育逐步走向世界教育中心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教育交流与合作,既要立足自身优势,又要跳出自身局限,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经过认真研究并商相关省份,确定了以签约方式开展省部合作、共同推进的的工作思路。2016年,教育部先后与甘肃、宁夏、福建、广西等8个省(区)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今年4月,教育部进一步与五省一市完成签约,基本实现与主要节点省份签约的全覆盖,基本形成省部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网络。

  截至目前,海外福建籍的华侨华人达1580万人,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团结在20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中,福建籍华侨华人在世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福建省将立足高等教育优秀学科和特色,以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影响力为桥梁,向海外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国在海外的话语权。

编辑: 何微
关键词: 福建;教育;国际化;厦门大学;华侨大学

“引进来 走出去” 福建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

截至目前,海外福建籍的华侨华人达1580万人,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团结在20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中,福建籍华侨华人在世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福建省将立足高等教育优秀学科和特色,以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影响力为桥梁,向海外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国在海外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