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回顾 现在位置:首页>要闻回顾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做《危急时刻,我们用实力担当》报告
中广网 11月22日 11:11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做《危急时刻,我们用实力担当》的报告

10危急时刻 我们用实力担当
——电视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作用和责任
中央电视台  罗明 副台长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仁:

    首先,要感谢组委会提供的这么一个跟各界朋友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大众传播在新技术、新媒体、新格局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以更新我们对媒体在一个更加开放的高科技时代的作用和责任的认识,更好地实现媒体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传播价值。我演讲的题目是“危急时刻 我们用实力担当——电视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作用和责任”,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电视媒体的突出表现和巨大作用为例,来分析和认识电视媒体在这个时代的使命。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系列重大突发性事件接踵而至,全球高度关注,成为本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最严峻考验。系列突发事件既考验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考验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也考验了中国媒体的应急报道能力——是否能够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反应,发挥团结、稳定、鼓劲作用,为中央决策服务,为全国人民战胜困难服务。

    在今年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中,以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最大。在这场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行动中,中国的电视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疏导社会情绪,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沟通、情感交融、凝聚力量的桥梁,为全面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舆论保证和信息支持。

    同时,我们的电视新闻事业自身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忠实履行了我们的责任,赢得了荣誉和尊严。如果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救援行动背后更多体现出的是国家的硬实力,那么,媒体传播作为救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体现了我们不断成长的软实力。两种力量的汇聚,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面认知,也强化了观众心中的国家媒体的正面形象。

    回顾半年来电视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作用和责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总结。

    一、危急时刻、勇于担当,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

    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全面部署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并亲赴灾区探望受灾群众,指挥抗震救灾。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并在飞机、专车上指挥部署抗震救灾。

    震后两小时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打开直播窗口,各频道新闻节目对灾情以及党和政府抗震救灾行动进行滚动播放,及时稳定民心,并调动新闻、专题、文艺等各类节目形式,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随后几天内,新闻、综合频道和中文、英语等国际频道先后中断正常节目,推出持续一个多月的直播特别节目,全程跟进报道抗震救灾工作。各频道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近1400小时,创电视直播史记录。各频道播发的新闻超过24000条次,信息之密集、更新频率之高、内容之全面,为近年少有。

    由于反应的快捷、报道的全面和信息的独家,我们的电视报道成为国内外媒体最重要的信息源,引导了这次国内外媒体抗震救灾报道的序幕和基调,凸显了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地位和价值。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关键在于导向把握,难点也在于导向把握。国家媒体必须从大局出发,坚持客观报道,突出以人为本,做到见“人”见“情”;要着重表现党和政府迅速应对突发事件、积极采取救援措施、高度关切人民生命和利益的情况;要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角度切入,报道突发事件中抢救被困人员的情况;要善于在突发事件当中挖掘正面因素,报道救灾工作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和顽强精神,才能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尽到国家媒体应尽的职责。

    二、及时、准确、客观、公开的报道,为抗震救灾提供舆论和信息支持。

    可以说,在此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电视媒体能反应多快就有多快,灾情有多严重就说多严重,伤亡多少人就报多少人,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就说是什么程度,遇到什么困难是什么就说什么,不迟报、不瞒报、不掩饰、不夸大,使全国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真切地看到人类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与灾害作斗争的惊心动魄过程。这与唐山大地震3年后才公布伤亡数据形成天壤之别。

    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在各兄弟台的无私支持下,在国内各媒体的大力协作下,我们调用了包括网络在内的各路媒体、政府部门、军队公安、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资源。这些资源和信息在我台新闻频道的直播平台上得到有效整合,被最大程度地放大和深度开掘。

    从功能和意义上看,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突破,更高层面上是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平台,这样的平台具有多重的功能和意义,是其他机构无法实现的,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在这个高度上也因而凸显:

    1.首先是提供了一个灾情的预警平台;

    2.为公众提供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平台;

    3.成为媒体监督政府部门行动的平台;

    4.各地、各部门获取信息、组织工作的平台;

    5.成为党政高层获知民意、提供决策参考的平台;

    6.全球获知灾情、观察中国灾情处理情况的平台。

    及时、准确、客观、公开的报道,为抗震救灾工作有效、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和信息支持。

    电视媒体的这种作用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温家宝总理对我们电视报道给予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整个抗震救灾报道都很出色,反应快速、全面客观、开放透明,从一开始就完全掌握了话语权,很具有权威性,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既是对电视媒体抗震救灾报道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希望,是对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当起作用和责任所作的具体指示。

    第三,深入现场、客观全面的报道,正确引领了社会和国际舆论,进一步提升了正面开放的国家形象。

    电视的优势在于现场,在于现场直播。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十分迫切地想了解地震灾区快速变化的现场信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作为唯一的全国性新闻专业化频道,本身具备全天24小时不间断向观众传达地震灾区现场信息的传播条件。从直播窗口打开以后,我们就把直播的重点放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不断更新播放我台和各兄弟台记者第一时间深入现场采回的灾区现场信息,并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在许多关键点播出现场画面,解释观众疑问,并被全球各大传媒机构争相转载,紧紧抓稳了舆论主导权。

    一直以来,我们在国际传播领域相对处于弱势。西方四大通讯社控制了80%的信息量,在许多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我们长期以来是用他们的新闻稿,给他们做二次或多次传播。而在这之前,国内媒体对于国内突发事件特别是灾害事件的报道在国外的认同度也不高。这次抗震救灾电视直播报道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突破。据粗略统计,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和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信号。

    全球各大传媒机构援引我方报道,这是国内媒体首次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始终,成为欧美等西方媒体的主要信息源。即便是那些对中国抱有很深成见的境外媒体,也纷纷对中国政府反应迅速、公开透明的做法给予高度赞誉,使我们赢得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为国家形象的提升、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四,贴近舆情、民情,直面社会热点、难点,强化舆论引导,服务灾区人民。

    重大突发事件情况复杂多变,受关注程度高。所以,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一般传播特点就是各类小道消息满天飞;传言常常把自然灾害引向社会问题并相互交织。正确、权威信息的缺失导致人心惶惶和社会秩序混乱,扰乱政府和社会相关应急工作的开展,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政府应急措施的失灵。这个时候,及时、公开、客观、全面的报道显得特别重要。

    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央电视台针对灾后和抗震救灾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除了及时准确报道有关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还加强了对灾害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及时关注和监测,早作预案、早作准备,确定宣传重点和主攻方向。对群众关心的抢救生命、学校垮塌、救灾物资发放、安置重建、堰塞湖排避险等不同阶段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深入细致的新闻调查,获取准确情况和舆论动向,做重点跟进报道,积极引导,防止谣传、误传引发不稳定因素,防止出现互相串联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不良思潮和动向。

    只有敢于直面社会热点、难点,贴近舆情民情,并通过深入调查、及时准确报道,对公众疑虑主动引导,解疑释惑,才能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始终将舆论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减少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仁: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正在迅速地改变媒体生态环境。这既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报道手段,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和行动起来。借此机会,表达我们对于加强与各界交流的期望,来促进我们对于媒体使命的认识,更好地为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谢 谢!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徐小璐      
大会议题 更多>>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媒体与奥运会
·媒体、传播与抗震救灾
·科技传播
参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