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6位院士和4位教授,20余年坚守三尺讲台,同讲一门本科生基础课,令人动容,也引人深思。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最为核心的两项职能,照理说,彼此虽性质不同,却并不矛盾。但一个现实情况也不容忽视:相比教学,科研在快速提升学校排名等方面更有力,个别高校片面追求学术研究量的增长,论文、课题、项目成为考核评价教师相对重要的指标,科研反哺、教研相长尚未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水平决定了大学水平。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师承担着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无论高校、教师名气多大,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责任。

  让优秀教师常进课堂,振兴本科教育,需要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职业幸福。

  去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三个不合格”的理念: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书记校长不是合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连续三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转出教师系列。

  让教授多到本科教学一线,共识在不断深化,行动在持续加力。期待高校本科课堂上出现更多的名师身影。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6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