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武汉大学:文明花开珞珈山 同心掬得满庭芳

2018-04-03 10:0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 (记者 王启慧 实习记者 刘乌尔希春)文明花开珞珈山,同心掬得满庭芳。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武汉大学不仅拥有“中国最美”樱花,还拥有百余年的悠久建校史,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

  感受自然之美 共赏文明之樱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武汉大学的自然之美,得江山之助,珞珈山、东湖水,钟灵毓秀,闻名遐迩。每年三月,武汉大学樱花绽放,海内外游人与师生一起感受武大的自然美、人文美、文明美。在规范和引导游客文明赏樱上,武汉大学曾进行长期探索,从2016年起,开始执行免费限额、实名预约的赏樱“新政”,倡导游人文明赏花,共同呵护好美丽校园。这一举措一方面保证了校园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另一方面坚持公立大学的公益和开放属性,有效平衡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武汉大学樱花

  为更好地倡导文明赏樱,武汉大学从线上信息系统与线下人员管理两方面入手,线上开发预约赏樱系统,线下引入带人脸识别的闸机。另外,学校还与媒体联动,为文明点赞,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对于行为恶劣且劝阻不改的失信游客,武汉大学将在预约系统中标记其身份,今后预约将会被拒绝。

  除了大家熟知的樱花,武大还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已形成具有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分明的植物景观。校园绿化覆盖率达68%,其中珞珈山山体绿化覆盖率100%,是武汉市主城区一级保护山体。

  坚持包容开放 保持创新活力

  武汉大学是一所开放和包容的大学,除了赏樱外,学校图书馆对公众有限开放,博物馆更是免费对外界开放,尽管这的确给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和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但是坚持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和交流是学校始终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校一直倡导公众文明、有序参观校园,共同参与到文明校园建设之中。

武汉大学老建筑群

  老图书馆是校园最高点,也是武大师生的精神殿堂,2013年,老图书馆被辟为武汉大学校史馆,珍藏和展示百年学府不平凡的历程。老图书馆不仅是校史馆,还是高端讲坛所在,每年世界各地的名家大师登临“珞珈讲坛”高端学术论坛,带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盛宴。所有博物馆资源免费向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开放。武汉大学学科齐全、文理工医齐头并进,科学与人文交融,学术氛围浓厚,充分体现出学术之美、人文之美。

  坚持育人为本 锻造优良师风

  近年来,武汉大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将2018年确定为“学生为本年”,进一步在全校强化“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和“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理念,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加强“慕课”等课程建设。

  同时,武汉大学十分注重注重锻造优良师德师风,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第一责任,将思想引领与学生服务紧密结合。如学校有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基础课叫《测绘学概论》,这门课自1997年9月正式开课至今,授课人员中始终有多位院士和知名教授。如今,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6位院士坚持上课,被学生们称为“最奢侈基础课”,受到大学生们的“追捧”。

  百年校史积淀 孕育珞珈文明

  武大校训的第一个词就是“自强”。从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建自强学堂,到建立武昌高师、武昌中山大学,再到珞珈山宏大的新校园,武汉大学建校125年来,培养了一批批怀抱教育救国的知识分子,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子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前起舞

  位于珞珈山腰东南的教工住宅群“珞珈十八栋”,修建之初的目的便是引进人才。20世纪30-40年代,一大批从英美留学归国的年轻人来到武汉大学工作,不少人就住在十八栋。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表示,“珞珈十八栋”充分体现了武汉大学尊师重教的传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文化也在武汉大学建校之初就扎下根来。

  自强精神、学术文化以及绿色生态文化积淀融汇而成的珞珈文化,就是是武汉大学文化精神的鲜明特征,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亦植根于武大人的灵魂,成为珞珈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片:武汉大学供)

编辑: 朱敬一

武汉大学:文明花开珞珈山 同心掬得满庭芳

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武汉大学不仅拥有“中国最美”樱花,还拥有百余年的悠久建校史,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