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暑假孩子宅家中各种躺 家长恼火:撵都撵不出去

2017-08-08 09:41:00来源:成都晚报

  暑假已经过半,孩子们该旅游的已经旅游过了,暑假作业也做得差不多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有很多家长抱怨娃儿们现在在家是各种躺,无论是男娃、女娃、胖娃、瘦娃……“没得办法啊,既看不下去,也撵不出去”,这是不少父母的心声。这些娃儿这么喜欢“宅”家里头到底是否正常?为什么父母好心让孩子出去活动活动,却想撵都撵不出去?

  家长非常恼火撵都撵不出去

  谢女士:儿子一到假期,白天就躺在床上用ipad看电视剧和动画片,喊吃饭都喊不应。到了晚上就在电脑上打游戏,有时候要打到深夜。我和他爸爸看到他这样,都很生气。“去外面玩一会儿,或者打打球什么的,不都比像一摊烂泥一样赖在房间里好得多吗?”儿子就跟没听见一样。我要他一起出去走走,他也不要。他爸爸就急了,把他所有的娱乐设备全部拿走了。可是,他居然还是宁愿在家里待着,哪儿也不想去,喊他也不应,明显是在向我们示威嘛!我们都很苦恼,这孩子天天在家不出门,不接触外界,可怎么办?以后得不得变傻哦?

  李女士:我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就不爱运动,所以比较胖。上学时还能按部就班上学放学,现在一放假,感觉整个人完全“废了”:天天除了早上做一小时作业外,就是玩电脑。实在看不下去了,别的孩子虽然也玩,但也不像他这样啊。通常到下午五点多时,我就强行把他赶到楼下玩。小学时还给他报些兴趣班,游泳、轮滑都学过,但到短训班结束就再也不玩了。现在长大了,有主意了,也有脾气了,让找同学玩、看电影或参加什么户外活动,根本不去,真是没办法。半大小伙子了,都胖成个球了,简直让我们头疼死了。

  郭先生:女儿小时候很喜欢出去玩,我也经常带她出去。但从初中开始,就不喜欢出门了。假期第一个月,上个英语兴趣班,出门的时候多。兴趣班结束后,给她报了一个游学项目,但是中途有变,没能成行。现在好了,整天待在家,我们限制她玩那些电子设备,她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就看呗,横起躺,竖起躺,四仰八叉地躺,好不容易坐起来,也是抱起被子做怪相,哪里有一点儿女娃儿的样子?女儿是典型的狮子座,性格也算开朗,就是不愿出去。没办法,为了能鼓励她出门,我想尽各种办法,比如知道她对文学感兴趣,我就给她开个书单,让她自己去方所买回来;给她零花钱,让她出去逛街……太恼火了!

  孩子抱怨

  老想把我撵出去,是要咋子嘛?

  欣欣(小学六年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算是看明白了,平时不放假,大人都盼着我们放假;放了假吧,刚开始几天还挺稀罕你的,给你好吃好喝,态度和蔼、言语温柔,这大概是整个假期最美好的几天了。但是,过了那几天,感觉你不新鲜了,秒变后爸后妈哦!就是你在家站着不是,躺着不是,选择远离他们视线躲房间也不是,各种嫌弃。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你轰出去。我的同桌前几天还跟我吐槽,她妈妈为了把她轰出去,都给她强行流放到乡下外婆家了,没WIFI,没空调,好可怕!比起她,我就没有那么倒霉,最多就是被妈妈拉到她单位陪她上班。

  小华(初中一年级):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乖的吧,每天会抽出一个小时,完成学校给列的任务清单,还有一个小时是练硬笔书法。偶尔在网上看一下原创小说什么的。我自己觉得挺充实的,但是,我爸妈说,青少年还是应该多点儿活力,成天宅在家里,那是老年人的生活……每当他们叨叨到这里,我就给他们翻几个白眼。他们还跟我说,他们小时候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被关在家里,在外面玩多开心啊!斗蛐蛐啊,逮麻雀啊,多么有趣。问题是,我去哪里找蛐蛐、麻雀?在小区里也没几个小伙伴,下楼也只能看别人遛狗。有时候被逼急了,只好向兄弟们求救,求他们收留,或是大家一起去网吧。

  涛涛(初中二年级):平时,爸妈一天不拿我和别人比,心里就不踏实。没放假时比成绩,放个假在家,连几点起床、起床后都干啥子,还要跟别个比,说什么你知道那个谁谁,人家早上起多早吗?哪儿像你一觉睡到天黑;那个谁谁起床后,就会和爸爸去打羽毛球锻炼身体,下午去图书馆体验“书香”,哪儿像你一天到晚闷在屋头……我想说,我管他谁谁起多早啊,大夏天的我起那么早,是要和他抢着出去晒太阳吗?那谁谁去体验“书香”,我不也没闲着嘛,你们买的书我不是都在看嘛,除此之外,我还看电子书,以及很多你们见也没见过的原创作品呢。还有,我还看各种养生视频,时刻准备着给你们科普养生知识,这些,那谁谁比的过我不?还成天想着把我往外轰,不知道是咋个想的。

  老师意见

  家长过分操心,其实没什么用

  林老师(小学教师):现在很多娃儿都这样,就是因为从小大多数时候都待在家里,所以习惯了,变成宅男宅女了。像班级平时组织的一些户外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愿主动参加。就算是课间休息,很多孩子也是躲在一边埋头打游戏,不会去操场或是教室外活动。有些孩子看起来壮壮的,其实体质很差,上下楼梯都气喘吁吁,这种情况下,你强行拉他去运动或是出门,要么中暑啊,晕厥啊,孩子也各种受罪。所以,要一下子改变孩子这种习性,还真有难度。

  王老师(小学教师):凡事都要有个度,“宅”也应是如此。平时工作中,就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太宅了,不愿意出门,也不爱给人打招呼,是不是抑郁、自闭了?但是,这些家长担忧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开朗的,根本不存在家长所担忧的什么自闭、变傻之类的。所以,我有时候就觉得,家长对于“宅”这个概念的理解太过于形式化了,一看到孩子不出门,就觉得一定是有问题。

  李老师(初中教师):暑假是一种和上学时不一样的学习生活状态,但它并不意味着学生们就要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失去控制,而是在放松的过程中仍不放弃对自我的管理。所以,家长还是在这方面多操心,多付出时间监督孩子,或是帮他好好规划时间,这个规划可以很具体,包括几点起床、几点运动、几点休息等等。之所以每学期开学,班主任和老师们都要花很大功夫来调整孩子们的散漫状态,有些娃儿甚至开学一个多月了,都还沉溺在假期的“放飞自我”模式中,就是孩子在假期无节制放纵自己,打乱学习、生活节奏的后果。

  专家视线

  不出门未必就是真正的“宅

  刘传星(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教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大城市里,就整个的人际关系而言,可以说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住在同一楼层的人都可能不太熟悉,更不要说一个小区,甚至整个街道了。孩子出去后,不知道该和谁玩。客观上就造成了孩子只能宅在家里。加上,现在的电子媒介比较发达,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但是,家长也不必对孩子的“宅”过于惊慌。

  有些喜欢宅在家里的孩子,如果平时比较开朗,看不出什么问题,那么,这种“宅”只是一种短期的生活习惯。平时在学校,跟同学、老师打交道比较多,假期就想在家休息,只想以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看看书,与朋友微信视频、语音、文字聊几句,躺着看会儿电视等等,都无可厚非。而且,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是有社交的,只是不同于传统的社交方式,走出门去面对面交流。互联网兴起后,人际交流形式更加多元化,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出门也不缺乏社交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多了。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比较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内心也有一个“完美的自我”要求,也总想能把这个“完美的自我”展现给别人。出现这种心理异常之后,想表现而不敢表现,反而会更加封闭自我。所以,一些在青春期前很活泼、外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会慢慢地自我封闭了,不愿意出门。说起来只能算是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的正常现象。加上,青春期的很多孩子,各方面的心事也会比较多,想要有自己的空间与独处的自由。只是有的孩子表现比较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在家长看来,孩子平时是在学校专心学习,正好可以趁假期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沟通协调等能力上锻炼孩子,所以会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孩子出去锻炼。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没有好的方法也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家长有意通过一些平台锻炼孩子的话,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毕竟父母最想要受益的是孩子。比如,家长有意让孩子去搞人际交往,而孩子平时比较内向,不善于语言交流,但动手能力很强,可以让孩子去科技馆等需要动手的场所,孩子可以从中学以致用,锻炼动手能力,中间也有和其他人的沟通;有的孩子擅长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如果你把他带到美术馆等比较安静、需要用心感受的地方,就没法和孩子的个性进行对接;喜欢唱歌、表演的孩子,可以让他去接触川剧等传统艺术,都是很好的。总之,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在这些方向上进行引导,这样,孩子对于出门这件事才不会明显抗拒。

  还有一点,不建议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撵”孩子出门,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长硬来,多数孩子大概会强硬表态:“我就不出去了!”建议家长应该学会“共情”,类似于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谈一下对孩子感受的认知,比如跟孩子说:“你待在家里这么久了,可能也很想出去,但是出去了又不知道要去哪儿,也不知道怎么去和别人打交道,更不知道到底要干些什么……”这就是“共情”。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很理解自己的感觉、顾虑,后续的沟通就会比较顺利。

编辑: 朱敬一
关键词: 家长,ipad,孩子会,暑假,宅

暑假孩子宅家中各种躺 家长恼火:撵都撵不出去

暑假已经过半,孩子们该旅游的已经旅游过了,暑假作业也做得差不多了。有些喜欢宅在家里的孩子,如果平时比较开朗,看不出什么问题,那么,这种“宅”只是一种短期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