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几代北京孩子的暑期生活 童趣欢乐多

2017-07-25 09:38:00来源:北京晚报

  暑假是孩子们最期盼的假期。虽然天气炎热,但孩子们感受更多的还是欢乐。对于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北京人而言,他们的暑假生活也不尽相同。因此,回望不同年代北京小孩的暑期生活,也能从中窥探不同时代的印记。

  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物质并不丰富,但当时的孩子们,依然能在大自然中感受别样的趣味,能从简单的生活中发掘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们在胡同里捉知了,在田间地头逮蝈蝈,在干净清冽的护城河里游泳……这份纯真和快乐,幻化成一幅幅场景,永存心间。如今,城市生活让孩子们的暑假变得与当年不一样。回首当年的暑期生活,不仅是再一次回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还是对这座城市的年轮做一次梳理。

  1 金鱼池捞鱼虫回家喂鱼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60年,在宣师二小(宣武师范附属第二小学)上三年级时的那个暑假。一天,母亲去人民大会堂开妇联表彰会,家里就剩二哥带着我玩。手巧的二哥做了个逮“蚂螂”(北京人管蜻蜓叫蚂螂)的网子。它就是用藤条做成网架、头上揻成个圆圈,再用小线编织成带兜兜的网袋,用它可以捕捉空中飞来飞去的“蚂螂”。

  每年暑假,天气热、雨水多,往往一场雨过后蜻蜓满天飞。蜻蜓有扎堆的习惯,十几只、几十只一块从这头向那头飞行,然后再掉过头来飞,循环往复,并在行进中捕捉蚊蝇吃。胡同里的男孩们身着短裤、光着脊梁,忍着太阳的“炙烤”,聚精会神地盯着飞来飞去的“蚂螂”,看准时机,瞬间将手中的网子抄起又落下,“蚂螂”便被捉住了。

  最有趣的是,二哥有一次一网子抄住了一对正在“驾排”(交配)的“老刚”(公)和“老籽”(母),它们是蜻蜓中体形最大的那一类,我们捏在手里都能感觉出它们的劲头。

  那时,小孩子捉住蜻蜓玩是有“质量标准”的,虫体有伤的不要、爪子缺少的不要、翅膀折了或残了的不要,因此捉到手的成虫,我们格外保护。我和二哥这对“组合”在捕蜻蜓时,也是分工明确,二哥执网,我就负责把蜻蜓的翅膀捋顺了,夹在手指缝中,当我的两只手指缝里都夹满了蜻蜓才满意而归。

  除了捉蜻蜓,我们还喜欢捉“唧鸟”(老北京说法,指蝉,也就是知了)。北京进入伏天后,“唧鸟”的鸣叫声越来越大。本地的“唧鸟”分大、小两个品种,大个的是“唧鸟”、小个的叫“伏天儿”,因其鸣叫声像“伏天、伏天”的而得名,而且更奇怪的是,一旦出了伏,小个的“伏天儿”还真就销声匿迹了。暑假时,放了假的孩子们,把自行车内胎和松香熬成胶,粘在竹竿头上,然后钻进小树林去粘“唧鸟”。熟手儿一下午就能粘好几十只。知了粘回去之后,把它们关在一起,那震耳欲聋的“大合唱”让父母无可奈何。

  三年级时的暑假,我家院子不算宽绰,只有三间北房。母亲在东院墙弄了个花圃,种上了应时的花卉,我则靠南墙砌了个兔子窝养了只小白兔。后来,兔子到了“谈婚论嫁”之时,我带它到右安门外农产品商店结了个“临时婚”,不久它生了7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那真是人见人爱。与此同时,我还养了6只白羽毛的“莱杭鸡”(原产意大利,是产蛋量较高的一种),从雏鸡一直养到它们下蛋。当时,看到别人家养的鸽子成盘(12只鸽子为一盘)的飞翔、蹲房,我也把鸡一只只抛上房去,让它们在那散步。当它们从房顶扑棱棱飞下来时,我也难掩心中的喜悦。

  1963年的暑假,我和邻居小伙伴迷上了养鱼,既养金鱼也养热带鱼。那时候小孩没钱,不舍得坐公共汽车,多远都是步行。我当时要从牛街走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去买金鱼苗,再步行到东单米市大街买热带鱼,当时买的鱼种有孔雀、燕儿、黑玛丽、红剑等。我养鱼的鱼缸也是自己动手做的,用角铁、水泥与玻璃黏合而成。喂鱼的食料则是自己捞回来的鱼虫。出了右安门往南就是草桥,当时,那里是大片的庄稼地和菜园子,小河和灌溉渠里有鱼虫,我和小伙伴拎着纱布抄子在这里捞够了鱼虫才会回家。

  对于捞鱼虫,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天坛附近的金鱼池,那时的金鱼池还是公园里的一大片水域。它的湖中有一种体形较大的鱼虫,叫“苍虫”,当时很多人穿着游泳裤,下到湖里去捞“苍虫”。最多时,在宽广的水面上有近百人同时在捞鱼虫,当时的场面可够震撼的。现如今,金鱼池一带,楼房林立,焕然一新,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里当年垂柳依依、碧波荡漾的风貌呢?

  2 成天腻在少年之家

  63岁的田雨,是市公交集团的退休员工。她的小学时代是在西城区武定侯小学度过的。据田雨回忆,当年学校放暑假时,老师会根据学生住家的远近,安排暑假学习小组。每个组3至4人,在谁家谁就是组长。那时,同学们每天早上去学习小组做暑假作业,做完作业后可以到学校里的暑期少年之家玩。少年之家也是为暑期无暇管孩子的双职工家长而设。田雨说,那时少年之家全天开放,她和同学们没地方去,就成天“长”在少年之家。少年之家里有图书室,还有唱歌、跳舞、朗诵和手工等兴趣班,这些班都是免费授课。而且,暑假的时候,操场上清静了许多,单杠、双杠随便玩,荡秋千也不用排队,上去后就在秋千上悠来荡去,特别过瘾。

  田雨暑假里要是赶上姐姐休息,她就准缠着姐姐带她去看电影。她小的时候最爱看《画中人》、《飞刀华》和外国的《忠诚》等影片,并且从中获益不小。

  田雨小时候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爱好,那就是爱看母亲做棉活儿。在她印象中,母亲做棉活儿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每年气温上来以后,那时全家人脱下的棉袄、棉裤已经拆洗干净,此时找个空闲时间就做一件。田雨瞧着母亲先把棉衣的里、面用水喷湿,再用烧热的烙铁熨平,然后再往棉衣里子絮棉花,并且要新旧搭配,这样冬天穿起来才能既暖和又柔软,还节省开支。絮好了棉花,再把面布铺在棉花上,就可以“行”(用针线将里、面和棉花固定为一体)了。田雨还观察到母亲为了“行”直,先用针在布上划出线,再沿着线一针一针地“行”。衣服基本成型后,母亲会撩边儿、上领子、钉扣子这样一件棉衣这才完成。儿时的田雨看着母亲辛辛苦苦地做活,将他们兄妹几个拉扯大,母亲这种少说多做的品格也深深影响了她。后来田雨结婚成家,她也继承了母亲吃苦耐劳的风格。田雨说:“我儿子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亲手做的。如今,老母亲已经过世了,我也更加理解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刻含义。”

  3 走进农村长见识

  今年62岁的美茹,退休前是市机械局下属某厂的工会干部。美茹少时就读于东城区泡子河小学。给美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年级那个暑假,当时她的家就住在北京站旁边,她们班有个同学的妈妈又恰好是20路公交车的售票员。暑假里,美茹和小伙伴一起“学雷锋”,来到汽车总站帮助车站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给高温中开公交车的叔叔、阿姨送盐汽水防暑降温。她还登上公交车为乘客背诵毛主席诗词,稚嫩的童音、朗朗诗韵让南来北往的乘客赞不绝口。后来,美茹的“宣传队”还步行来到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下乡锻炼,为村民表演歌舞、快板等节目,并一起下田参加劳动。美茹她们都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到了乡下两眼一满黑,真是五谷不分。暑假到农村锻炼,可算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提及下乡锻炼,我的体会同样颇深。我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并不富裕,暑假时,还要跟着母亲做一些外活。我曾做过临时送奶员,也做过装订书籍的工作,还为厂甸加工过糖葫芦扦等。有一年,我们利用假期到我大哥所在的西山农场小住,在那吃到了从没见过的大白贡杏和正宗的京白梨。我头一次看见黑白花大奶牛竟然吃着当时紧俏的胡萝卜、白薯和带鱼段,这令我“羡慕不已”。原来这些奶牛每天要提供大量牛奶,饲养员必须按食谱提供饮食补充。如今,我大哥已经归真,想到此谨以此文作为怀念。

  现供职于某科技公司的段芳女士,小学六年是在原崇文区打磨厂小学度过的。段芳学习成绩优异,多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她的印象中,每到放暑假时,作为家里的长女,帮助上班的家长照看好两个妹妹才是暑假的“主旋律”。不过,1983年的暑假,让段芳印象最深:那年她参加了原崇文区的三好学生夏令营活动。这是她头一回走出北京城,走进门头沟的大山深处。她得以参观潭柘寺,了解其悠久的历史,潭柘寺里两棵蔽日遮天的帝王树和配王树,令她深感震撼,而正是在那时,她深深体会到潭柘寺的幽静和历史的悠久,也才相信“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绝非戏言。

  至今,段芳还真切地记得,那个小山村的饭菜味道好极了,特别是那新鲜的煮玉米香甜可口,令人难以忘怀。唯一的遗憾就是当时庙里的和尚都不知去哪了,没听到诵经之音和晨钟暮鼓。

  4 女孩把逮蛐蛐写进文章

  当年的暑假,孩子们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游泳。那会儿,孩子没钱去不起陶然亭游泳池,就只好去护城河游泳。如今,护城河里一到热天,也是围满了游泳的人,虽然岸上有“禁止游泳”横幅,但仍然屡禁不止。当年,孩子们游泳时都是几个人结伴而行,一则互相照应,二则还可以壮胆。那时候的护城河水质非常好,清澈见底,再加上夏季是丰水期,护城河确实是游泳的好地方。我记得宣武门西北角的护城河上有一座废弃的铁道桥,桥下河水水深面宽,是孩子们练跳水的理想之地。一个个晒的跟黑泥鳅似的男孩争先恐后地像下饺子样的扑通、扑通往水里跳,形成了夏日里的一道风景,令人多年后不忘。

  1964年暑假,我的小学生涯结束了。从邮递员手里接过录取通知书时,我便是北京六十六中一名中学生了。

  进了重点校,同学们都是“尖子生”,我这才感觉到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开学不久的一次语文摸底测验后的作文点评课上,语文老师就读了一位同学的习作,到今天我还记得它的梗概,文章讲的就是暑假里捉蛐蛐的事儿。不过令人惊喜的是,这篇文章将捉蛐蛐的过程写得非常详细。老师读完之后,做了点评。老师又让同学们猜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有人说了张三,也有说是李四或王五,老师答曰都不对。大家伙面面相觑之时,老师说出了名字:王慧。大家都惊呆了。王慧是一个文静少语的女孩,大家都纳闷:她写逮蛐蛐儿的事怎么比男孩还棒呀?何老师也表扬王慧善于观察生活,写文章时勤于思考又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此时教室里掌声骤起。

  说起逮蛐蛐儿,那应该是北京男孩子们的专长。我记得四年级的暑假,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拿着“装备”,出了广安门就奔菜户营去了。那里广阔无垠的庄稼地是蛐蛐儿们的大本营。水渠边、机井旁、豆秧子下还有田埂上都是蛐蛐儿喜欢做窝的地儿。小伙伴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摸索前进,地面上有两个障碍物让人无法忍受,一个是剌剌秧,一个是蒺藜狗子。有一次我为挖出蛐蛐儿窝的洞口,不小心碰触到杂草上面的马蜂窝,呜拉一下子,群蜂乱蜇,顷刻之间,把我身上蜇的到处是大包,为躲避马蜂的进一步攻击,我摔了一溜跟头才脱身。

编辑: 果君
关键词: 暑假;金铠;1983年;不锈钢管道;评剧名家;孩子;童趣;田雨;暑期;唧鸟

几代北京孩子的暑期生活 童趣欢乐多

几代北京孩子的暑期生活 童趣欢乐多,暑假是孩子们最期盼的假期。它就是用藤条做成网架、头上揻成个圆圈,再用小线编织成带兜兜的网袋,用它可以捕捉空中飞来飞去的“蚂螂”。至今,段芳还真切地记得,那个小山村的饭菜味道好极了,特别是那新鲜的煮玉米香甜可口,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