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责任明晰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前提

2017-05-25 07:37:00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责任明晰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前提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程方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法制日报》记者      赵 丽

  《法制日报》实习生     刘雪妍

  学校定位影响家长选择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些家长认为,如果没有对应很好的公办小学,家长往往愿意选择优质民办小学,因为这样可以增大进入好高中的机会;而即便有了好的公办小学托底,仍旧优先选择顶尖民办小学的家长也不在少数。据我们了解,在一些一线城市,目前拥有“冲民办、保公立”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甚至有家长认为,目前公办学校渐渐“失宠”。

  程方平:按说公办小学有更多的公益性。但是现在,学区房给家长增加了负担,这一点已经非常惊人了。比如说前一阶段,北京的学区房都被炒到天价了,使得很多家长索性主动选择民办小学。

  储朝晖: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情况,这是有差异的。

  很多家长有这样一种想法,实际上与过去一些办学的定位不当以及目前进入到一个调整期直接相关。过去我们公办学校的定位是要办好的学校、招一些好的学生。这个定位实际上有些问题,就是没有顾及到绝大多数人。实际上,政府部门在教育中要扮演的角色就是保底,如果要提供一些优质教育或者高于义务教育质量或水平教育,那就主要由民办学校承担,这是世界各国的基本状况,像上海和浙江这些地方正在形成这样一个转换。

  对于“失宠”的说法,实际上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个“宠”。如果是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把公办学校办好,而且财政经费主要还是投入公办学校;如果从家长角度来说,家长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个性化的教育,那么他可能更多地倾向于选择民办学校,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负担转移说”是否成立

  记者:有不少小学家长直言,公办学校减负,负担转向民办学校和辅导机构。有家长表示,如果不参加补习班,孩子3点钟就放学了,没有地方可去。另外,有些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不足以应对以后的升学考试。所以,有家长认为不如直接将孩子送到民办小学或者民办初高中。

  程方平: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什么叫做“负担”,其实一直都没有讨论清楚,这个是与教育有关的。中国的教育传统就是注重学,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没完没了地教,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是不是学懂了,都是以老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意志为主,这个问题不改变,“负担”的问题就没法说。

  储朝晖:关于减负,公办学校必须遵守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民办学校也应该要遵守一些管理规定。不过,相对来讲,公办学校因为管理关系,可能更听话一些,民办学校可能有一些灵活的处理措施。比如,民办学校让补课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总体来讲,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公办学校的循规蹈矩与民办学校的灵活形成了一定矛盾,那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相对来讲民办学校会更有灵活性。

  学生和家长可能更关注学业成绩、考试分数高低,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家长认为民办学校或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所以宁愿选择民办学校,这是主要原因,我觉得与学业负担重不重、是不是减负了没有直接关系。

  民办学校需找准方向

  记者: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需求转变,如何促使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更好地扮演各自角色,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也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

  正如华东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学者所说,“是时候真实面对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减负问题,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好的教育就是多样化的教育,能给出多种不错的选择,提供给不同的家庭、不同教育观念的人”。

  储朝晖:要讨论民办教育,首先要设法搞清楚什么是民办学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起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参与者在解释这部法律时写道:“一些公办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利用自筹资金或者利用现有的资源,包括品牌资源、校产、教师等,举办另外的学校,也就是所谓的‘二级学院’或‘翻牌学校’。这类学校不适用于本法。因为这类学校实质上是利用国有资产在办学……并且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这类学校也急需规范和整顿。”

  可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意图是把公办学校另外设立的学校排除在“民办学校”范围之外。可是,公办学校另外开办的学校往往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三条标准:举办者不是国家机构;资金来源不是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生。因此,把这些学校当作“民办学校”的合理性虽然受到强烈质疑,但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条文,这样做完全合法。事实上地方政府也将它们列为民办学校。

  “民办教育”是一个内涵混杂的概念。所以总体来讲,我觉得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达到一定的比例,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这是最好的选择。公办学校的标准是要实施政府部门要求的学生教育,这与民办学校是不一样的。

  程方平: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公办学校的定位是保公平、保底线、保证群众的基本受教育权利;民办学校可以做一些探索、实验,可以付费。不过,现在有些民办学校反而在学公办学校,没有发现自己的潜力,这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引导有问题。

  首先是一定要在制度层面做好工作,还有就是搞清楚相关部门要负什么责任。我们要让学校的管理、校长的操作以及社会上的民办学校各得其所,教育生态才会好。

编辑: 晓凡
关键词: 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教育供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定位;教育生态;教育观念;教育科学;教育学者;教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