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教育 > 教育滚动

央广网

平均年龄超过70岁 科学类诺奖得主为何年龄偏大?

2016-10-09 07:52:00 来源:北京晚报

  本月初,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先后揭晓。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岁,其中“最年轻”的65岁,多数人超过72岁。

  追溯到上世纪前50年,科学类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只有”56岁。在科学迅猛发展、研究领域日益细分的背景下,科学类诺奖得主“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一些研究诺贝尔奖的专家说,现在的诺贝尔奖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几十年前的科学和发展成就。

  诺贝尔博物馆馆长古斯塔夫·谢尔斯特兰德说,大约100年前,世界上只有大约1000名物理学家;如今,全球范围内的物理学家大概有100万人。

  如今,即使是同一个细分领域,开展类似研究的科学家也可能数以千计。因此,即使有科学家很年轻就有重大研究发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执行相当高的验证标准,在经过十多年乃至几十年的同业评估论证后,才颁发相关奖项。

  谢尔斯特兰德提到,上世纪初,量子力学创立,现代物理学研究迎来革命性的发展期,相关领域频频有重大发现,不少物理学家非常年轻。也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以相对迅速的程序认可了科学家的成果。上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维尔纳·海森贝格和保罗·迪拉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仅31岁。

  回顾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另一个现象或许可以印证诺奖“反应滞后”的现象,那就是诺奖得主的性别“鸿沟”。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尽管如今科学界的男女比例仍然失衡,但女性科研人员的比重已经提升不少。然而时至今日,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几乎全部是男性。由此可见,现在的诺奖男女比例反映的是几十年前科学界的大致状况。

  反映滞后,意味着几十年前的成果在今天得到某种程度的认可,也意味着今天的成就可能在几十年后才会得到认可。科学界相信,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升,诺奖性别失衡现象终有一天会得到改善和纠正。

编辑:朱敬一

关键词:诺奖;得主;诺贝尔奖;物理学家;科学家

说两句

相关阅读

诺贝尔奖里的中日差距要正视

,这几天,2016年诺贝尔奖各奖项陆续公布,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荣获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对日本获诺奖“井喷”的关注,应聚焦于借鉴日本重视投入基础研究,并给予科学研究更大自由的做法。

2016-10-06 09:39:00

诺奖得主西安交大开讲:瞄准科研方向 坚持不懈

在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双甲子校庆之际,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Kostya Novoselov今天( 4月8日)下午在西安交大科学馆101为交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主题讲座。

2016-04-08 19:59:00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昆明吟诗 揭秘诺奖百年八卦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昆明吟诗 揭秘诺奖百年八卦,6-7日,在昆明出席文化活动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首次公开阐述诺奖百年来评选标准的嬗变,并和市民互动,共享诗歌之夜。当晚,一首根据埃斯普马克同门师弟、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冬夜》改编的歌曲,正式拉开“谢尔·埃斯普马克之夜”的帷幕。

2016-04-07 23:4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