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教育 > 教育滚动

央广网

家长课堂:教育孩子必须尊重7大底线

2016-09-20 10:47:00 来源:大洋网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有不可触碰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在早期教育的同时请别进孩子的雷区!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编辑:朱敬一

关键词:底线;家长;教育孩子;课堂;隐私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偷偷告诉你 明星这些底线你碰不得!

当今娱乐圈里到处弥漫着“无下限”“破底线”,明星们一次次破底线的行为引爆了无数人的眼球,成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性感示人的台湾名模白歆惠,曾在采访中谈到,要紧守绝不露点的性感底线,否则怕爸妈看到后会崩溃。

2016-09-02 16:51:00

底线思维的现实威力

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底线思维,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与创新发展,为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一双“慧眼”、一件“利器”。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就能把握立与废的辩证关系,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权。这也是底线思维在外交这一宏观层面的科学运用。

2016-04-20 10:20:46

学“习”底线意识 方显为官本色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就是在夯实党员干部的底线意识,在推动其做好合格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16-04-12 14:2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