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8央广网教育盛典专访: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书记王永波

2018-12-20 15:53:00来源:央广网
 
  2018“中国教育+”央广网教育盛典是央广网汇聚业内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机构精英,碰撞思维,为我国教育发展建言献策的平台。本次盛典延续大咖+深度特色,通过在盛典现场设置访谈直播间,以主持人与嘉宾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在创新 责任 未来主题下,全方位展现大咖的声音。1213日,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书记王永波做客央广网教育盛典访谈直播间,接受央广网记者的专访,专访原文如下: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书记王永波

  主持人:各位央广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8央广网教育盛典直播间。今天我们直播间请到的是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书记王永波,王书记,您好。那请您先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吧。

  王永波:好的,我首先把我们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基本情况做下介绍。我们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

  中德科技学院是由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属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的一部分,得到了德国联邦教研部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重点资助。学院在与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框架内,进一步拓展了与其他高校和德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机械工程、自动化及应用化学3个本科专业、6所合作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形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走出了“多元化国际合作办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高起点办学定位。中德科技学院以“融汇东西文化精髓,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引进、融合、创新、提高”为办学理念,将中德科技学院建成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外师生交流的平台,中德科研交流合作的桥梁,中外合作办学的窗口。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借鉴吸收德国先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经验,引进优质的德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中德两国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人力资源。

  二是高标准联合培养。严格遵守学校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此外,还制定了系列教学管理文件,保障了教学质量。中德科技学院采用中德双方共同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3+ X”的“双柱式”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学生前三年在国内学习,语言和专业成绩合格者,可转赴德国继续专业课阶段的学习,修满德方规定学分后可获德国学士学位及继续在德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同时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四年国内本科毕业生,也可申请赴德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院采用“小班授课”语言教学模式,设有可用于远程网络语言教学的专用教室,使学生在国内就可以享受到德国的教学资源,同时德国教授亲自来华讲授专业课,让学生在国内也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德国教学模式。学院先后顺利经过六次评估,两次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评估,两次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一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确保了培养质量。

  三是高站位协同管理。学院把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学术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把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德校方领导双方共同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中德科技学院实行联合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重大事项由联合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联合管理委员会按照中德双方约定定期召开会议,实现跨空间、不断线协同管理。同时,学院以“制度建设年”为契机,努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在制定出所有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又修订和制定了学院管理制度12项、教学科研管理制度32项、学生管理制度12项、外事管理制度8项,推动了责权利相统一的规范化学院管理体制建设。

  四是高品质人才引育。学院师资由德国高校资深教授、中德科技学院教师及相关学院优秀教师构成。学院现有中方职工50人,其中德语及专业教师35人。其中泰山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博士14人。中国籍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位,90%以上具有德国学习和工作背景,具有强大的德语教学及双语专业教学能力。近5年来各专业先后有206名德籍教授及助手来学院授课。除了专业教师队伍,学院还组建了一支高水平学生管理队伍,他们拥有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在宿舍区建立“德馨”辅导员工作室,实现了7天、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提高了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五是高效能教学资源。学院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条块统筹、拓展各项教学资源,除办公用房外还拥有24间德语小教室、一个会议室、一个多功能厅,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德语资料室藏书5546册,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料。2018年学院新完成多功能厅改造,新增18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其中四方校区300余平方米实验室已投入使用;新增藏书4000余册;新增教学实习、就业创业实践基地4个。学院正在筹建3个中德合作综合实验室及3个中德合作研发中心。这些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建立可为下一步强化中德科研合作,打造中德高端技术合作与转化平台奠基了坚实基础。

  六是高品位国际就业。建院以来学院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2064人,出国留学1181余人(本科项目971人,研究生项目210人)。国外已毕业的学生中有 85%以上在多所德国精英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共计100余人,并且慕尼黑地区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及秘书长均由我院毕业生担任。经过国内外联合培养,国内外毕业生除被德国多家知名企业录用外,还被像中国电力传媒集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德国大众、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安德烈斯蒂尔动力工具有限公司等德资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一次签约率逐年提升。

  经过20年发展,学院影响力明显提升。

  一是招生生源质量明显提升。2014年一批次招收2个本科实验班开始,学院 2015年招生录取线高出山东省一本线8分,2016 年高出山东省一本线18分,2017 年在山东省一二本合并批次录取并采取专业优先的情况下,录取分数线仍与原一本参考线持平,2018年启动新生奖学金,有23人的高考分数超出一本线50分;

  二是国内外关注度明显提升。2015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教育和科研部公布了《中国战略》(2015-2020),援引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等大学在中德科技学院合作办学方面的成功范例,凸显出中德科技学院在中德两国教育合作领域的引领地位;201610月德国北威州东威斯特法伦-利普地区代表团一行30余人访问我校;2017524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我院12名德籍文教专家应教育部邀请参加会议系列活动,2018年中德学院德方创建人帕特博恩教授帕尔先生参加了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评选;

  三是学院美誉度明显提升。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德国电视三台等国内外媒体对中德科技学院合作办学广泛报道。中德科技学院2012年起连续6年被新华网、新浪网等媒体评为十大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十大院校、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等称号。2017年获央广网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办学院校。

  主持人:那其实现在我们也知道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会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那您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在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当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王永波:从这几年招生咨询来看,很多家长咨询中外合作的办学。在中德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在建设好现有合作项目和专业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实保证办学质量,强化科研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扩大合作范围,融合了中德两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了青岛市与德国多个城市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桥梁与纽带作用,也将为中德两国的工程技术、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学校多次应邀出席在德国举办的中德学术文化交流活动, 并受到习近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结合中德科技学院情况,我简要就合作办学在教育体系中起的作用谈以下几点想法:

  (一)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人才交流和教育合作成为我国行动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愿景与行动文件中提及,要“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这为沿线国家学生到我国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自19091025日德华大学在青岛成立开始,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经历了百年历程。青岛市具有“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的双定位优势。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战略地位为中德交流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了青岛市与德国帕德博恩市的交流,为青岛市与德国维尔尼哥罗德、雷根斯堡、英格斯塔特等城市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桥梁与纽带作用。帕德博恩大学帕尔教授先后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和青岛市贡献奖、青岛市国际合作奖。菲尔斯教授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随着学院合作办学项目的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四个三分之一,课程教学实现了中德实时对接,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也空前提升。

  (二)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发挥了文化自信的功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递。我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到2016年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再到2017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效果证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与智慧,既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又是全球治理模式创新与转型的关键点。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建立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尤为重要,而当代中国价值观正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一带一路”国家只有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正确解读与理解,才能真正打造双赢互惠、文化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院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GEC育人模式,即国际化育人目标、国际化文化环境、国际化职业技能,构建“123456”的国际化育人工作机制。即围绕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一主体,以跨文化交流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两翼,搭建国际意识、职业技能、责任担当三个培养平台,依托班主任、辅导员、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四个支撑点的协同效应,着力“五有”品质教育,实现“六个到位”抓党建工作、“六个育人”抓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

  学院注重中西合璧,以中德梦之夜、中德博士论坛、中德阳光体育节、国际沙滩文化节、中德话剧、驻青高校德语辩论赛等为载体,结合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融入中德两国文化元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比较教育,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育人功效。学院组织学生和德国留学生开展“传承与展望”中德学生交流、观看传统戏曲表演、“端午时节忆先贤,传统文化聚正气”端午交流、德国留学生参观校史馆、“凝结留学记忆,领略传统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光影传情,共创辉煌”电影博物馆参观学习活动,使中德两国学生在读书日里品味中德两国文化经典,博物馆内感悟中华文化底蕴,大剧院中体味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精髓,使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成为知华、懂华、爱华的使者。我们有一个德国教授在学院工作了19年,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料和图片、图像材料,正在积极出版德语版的中国传记。我想,这会对德国友人会起到知华、爱华、友华的作用。

  支持人:那我们学校在2018年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王永波:我们前一段时间写2018年大事记,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召开了中德第十届理事会。这个理事会目前来说对中德合作的教学科研、质量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一个梳理。这样的话我们学生到德国的学习就更加顺畅。当然了并不是要求降低,是要求质量更加更高。从现在的数据来看,2018年学院的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出国比率、就业率、毕业率等指标都圆满完成了学院目标。特别提示一点,中德合作的科研平台逐步搭建并发挥作用,学校通过构建教育创新国际合作网络,与大陆、朗盛、道达尔-哈金森、阿尔卑斯等跨国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推动国际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学院与巴斯夫共建实验室,与帕德博恩大学大学联合项目研发正在有效推动。

  主持人:那么在2019年我们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王永波:2018 11 12 日至 16 日期间,党委书记、 校长马连湘应邀出访德国,出席了中德校区(德国)揭牌暨共建中德工业大学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等系列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合作办学活动。

  走进新时代,在学校中德校区的基础上启动建设帕德博恩大学中德校区(德国),并同步启动建设国内首所中德工业大学(筹),这将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首所中德合作建设的工业大学,致力于构建山东与德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北威州乃至中欧高校教育与科技互联互通的“催化器”和“桥头堡”,打造“中德高端人才之家、中德产教融合之地、中德人文交流之桥”,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平台支撑,为山东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这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这 “三个第一”具有重要作用。

  中德科技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在积极发挥内生动力的同时,更加主动争取机缘外力,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通道,激发一切有利于中德教育、科技发展资源要素,实现学校中德合作办学开启新征程、实现新发展。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书记。我们也期待在19年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会发展得更好,然后也非常感谢王书记来到我们的直播间,这一时段的访谈节目直播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

  王永波:好,谢谢主持人。谢谢。

编辑: 李周圆

2018央广网教育盛典专访: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书记王永波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