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部2010年第5次新闻通气会教育部2010年第5次新闻通气会

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对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预期作用

中广教育 2010年05月13日 09:49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组组长 余祖光

  这次目录修订历时近30个月,其间正值《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过程,《纲要》提出的改革思路对目录修订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修订工作对于专家组来说也是一个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入学习调查,认真了解相关产业发展、劳动就业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能力的过程。新目录改革创新亮点不少,就个人体会最主要是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行业企业用人方面不够满意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与社会职业岗位不对接,二是学生家长受教育者不够满意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不对接。

  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促进就业、有利个人发展,实现这些的功能首先职业教育要有个比较合理的结构,做到与社会经济需求有较高的吻合度。要提高职业教育吻合度,从管理到办学都要贴近劳动市场需求,协调人才供求关系。劳动市场是以产业、行业和职业种类划分的,而职业教育是以专业划分的,如何使数量有限的、相对稳态的专业,适应数量众多的动态的社会职业是个多变量的复杂问题。这个问题即时对于世界职业教育强国也并非易事,尤其对于非传统的新兴产业中的新职业。

  这次目录修订的成功关键在于摆正了教育服务经济、就业的位置,以服务对象的要求为主,以适应职业资格标准为准,以行业企业这一职业教育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重做好修订工作,而不是从便利职业教育管理者工作出发。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在劳动市场的集中表现就是新老职业交替的加快,要以此为依据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因此对于企业用人供不应求的新职业,我们格外重视,不仅使专业目录覆盖新公布的职业还考虑哪些尚未纳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但发展势头很好的职业种类。因为,修订工作不仅紧盯职业的变化还关注了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劳动组织优化带来的职业变化的基础性影响因素,使修订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新的职业就是行业企业的新需求,就是新的就业空间,也是新专业的增长点。总之,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行业企业满意了,为受教育者就业提供更多的便利,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得到社会认可。

  受教育者也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目录也要为学生、家长选择专业导航,同时还要为他们继续学习提供指南。21世纪的劳动市场是个更加多变的市场,职业转换频率加快,我们不仅要为受教育者第一任职岗位提供充分的职业准备,还要为受教育者未来的晋升、转岗、再就业、再培训做出一定准备,创造比较便利的条件。同时,中职与高职衔接也是培养现代制造业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人才、现代服务业中的工业性服务业人才和微小企业创业者的重要途径。这次修订中的一些突破有望消除中等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的社会误解,有利于提高其社会吸引力、改善其社会形象。

  刚才葛司长讲了,中等职业学校目录是一个基础指导性的文件,为优化结构、改善供求提供了前提条件,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些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大量的艰巨任务要完成。有了专业目录还需要建立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就业需求的社会化沟通平台,改善供求信息的不对称,为企业和学生个人提供咨询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了专业目录的指导,还要继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利用目录创造的有利条件更加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利用这一办学主体的先进办学思想和优势教育资源,办好职业教育。实现《纲要》的宏伟目标,迈向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职业教育的强国之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教学改革工作的良好开端。

来源:中广教育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