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陈思坤:新教育时代 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2017-12-14 15:3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教育+”央广教育盛典于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教育盛典以“变革 智享 未来”为主题,聚力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机构,共同讨论加速变革的时代下,教育的内容品质和发展变革。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陈思坤校长发表题为《新教育时代 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嘉宾,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央广教育盛典上就中外合作院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向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汇报。

  正如刚才胡老师讲的,时代在改变教育,那么教育也在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我想就这样三个方面的内涵和如何进行思考向大家汇报,一个是我们中外合作办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第二方面是关于民办投资性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如何能够彰显自己的特色发展。第三个是我们作为民办的中外合作高校体系内,如何更好的加强内涵的建设与发展。

  在当前这样一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作为教育这个领域内,应该说有三大重要体系,或者叫三驾马车,其中就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院校,当然也有民办院校加上公办院校。尤其是我们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作为两千年以来,就是近19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体系,满足了更多的人们的教育需求,尤其是对于多样化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当然我们说我们整体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如何变化与变革的问题。比如说近两年来在政府的管理体制上,管理职能上正在实行从宏观的控制管理到简放服的治理模式与监管体系,在我们教育理念上也在潜移默化认同着如何从知识传授,到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本位的教育转变和变革。同时在我们教育模式上,尤其是民办培养模式正在从扩大规模到注重核心内涵的发展转变。人才培养体系上,我们也在想如何解决大而全,同质化,专业雷同现象作为普遍制约教育发展的模式。

  我们正是这种职能在拓展,尤其随着人才培养一直拓展到国际化的体系内,这就使我们教育的,包括各个大学都在面临着如何在这种新的竞争中体现和彰显自己的特色,如何能够利用好这样一种国际化的氛围实现有竞争前提下的合作与共赢,这是成为国际上的,包括一流大学在内的各个高校都在争取的,也在共同发展的重要的衡量标准和重要方面。

  尤其是我们说,这种国际化的交流,随着国与国之间跨地区的人才流动,成为新的社会课堂的大的趋势。在这种体系下,我们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也切实服务了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得到我们党和政府在优先发展教育前提下对中外合作办学,尤其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

  近两年来,无论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还是教育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推进教育开放,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这样一些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纲领性的文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做了重要指示和讲话中也指出,我们一定要在扩大和推进对外开放教育过程中,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最核心的问题。

  同时,之所以中外合作办学这样一种机构也好,项目也好,由于它是许多高校这样一种新的增长机遇,或者提升扩大办学质量,或者借弯道超车的一种新的契机,所以这种速度与激情凸显。

  近18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从四所本科学校到今天已经有1200个项目和机构在参与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教育。同时目前在校学生达到45万人,培养的毕业生接近150万人,已经成为参与和推进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们西亚斯国际学院,作为第一批的,我们1998年创立的,作为第一批国务院作为实施国外学位的学校,同时也是首批批准合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我们这两年始终秉承着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全人教育的理念。

  目前由于经过最快的发展时期,所以我们从办学初期253名学生,发展到本专科学生21750人,我们占地面积2400亩,在校生27150人,专业教师1750人,现在联合培养的硕士点有8个,从而为社会输送和培育了一批人才。中外合作院校要在这种新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我们就必须彰显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从我们整体的合作办学院校的模式来讲,或者这种办学体系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要师资队伍和学生构成要有国际化的彰显度。我们在引进和培养中外合作的师资队伍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也在相对来讲,学校办学经费非常紧张,主要的经费来源源于收费比较低的学费的来源,同时我们也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面向国内外,海内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吸纳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副教授和国际学历的人才充实我们教师队伍。同时我们也强化我们的中青年教师的海外研修计划,这样使我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有海外学习的背景,同时我们的外资教师人数,一直稳定在130到150人之间,现在在校136人,与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151家学校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同时我们吸纳了以“一带一路”为主的国家,东南亚,当然包括欧美,韩国的留学生是286名。同时为了能够体现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思路,我们不仅稳步提升,或者加强我们师资队伍整体基础上,我们也把外资教师的引入和监控关。确保我们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口语化教学,和原汁原版的英语教学氛围。同时加强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升对于外籍教师授课的把控,扩大交流。

  我们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人才培养模式上,也体现一种国际化的特色。比如说我们目前在应试教育意氛围下,大家公认的如何改变知识传授向知识培养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就在这样充分吸纳优质教育资源前提下,注重或者激发所有老师们都能够采取启发式的,研讨式,案例式的教学,变教师们的教学去户外、草坪上,相互交流形式的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主动学习的转变。

  同时我们也在实行利用网络化媒体的发展,采取在线教学,扩充我们网络教育资源,建立了适合学生更多选择的学习平台,构建了以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同时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推进和扩大文化的传承与相互之间的人文交流。尤其是对航空经济港的建设,对中国知识传播的建设。

  同时我们会邀请和接收海内外来访团队在80个以上,接待高规格的,包括每年驻华大使的来访,友好院校的校长来访,高层次规格的交流也成为一种常态化。我们还有教师的,刚才说选拔,一些项目交流生的选拔,也成为我们扩大国际视野,提高教师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个方面是我们内涵建设方面,尤其是我们在这样相对来讲,相对来讲竞争,和合作并重的模式和新的时代下,如何立足自身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发挥好自己的区位优势,加强内涵与质量建设,这应该是各个院校,包括一流大学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难点,也是热点。当然我们说坚持内涵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和加强你的学科专业的调整,能够更加解决好这种学科专业的不平衡,不充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这恰恰是我们重要环节之一。

  所以尤其要适应好这种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地方人员也好,必须提升自己,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上,瞄准市场的需求上,要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然我们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它的发展不仅仅是原版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照搬过来,嫁接过来,而是要成为本土化,扎根中国大地提升质量的办学模式和体制,才能更好的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以尤其要瞄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调整,要利用国家给予民办院校能够自主设立专业的优惠政策,来实行动态的专业调整和淘汰机制,才能够在这样一种新的竞争中,逐步的建立自己的优势特色专业。

  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要体现一种硬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同时还要彰显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这种国际视野。事实上,作为民办院校也好,尤其是民办中外合作办学始终处于劣势,因为刚才说能够享有的资源,包括政府投入的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群体,所以我们必须是迎难而上,只有靠自己的打铁还需功夫硬的,练好内功,才能求在不利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或者生存空间。

  当然,尤其要在把量的增长为主的发展模式,变为提质增效,质量本身生存的内涵建设,才是我们能够真正赢得社会,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真正能够满足更多人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发展模式,或者叫办学的理念。

  同时,围绕培养好,塑造好我们的创新型的人才,我们在彰显自己特色的前提下,也注重与企业的联合和合作。比如说我们也与像中国最大的信息联盟,建立的未来信息技术学院,实现了这种直接从市场到课程的对接,因为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在校愿意从事这样一种未来信息人才发展的群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平台。同时我们也在广泛建立这种学生的实训基地,与大的企业合作,对接好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建立一种双能型的师资队伍。

  当然我们就业、创业的教育也好,或者合作的模式也好,为我们较高就业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去年开始,我们实行了书院制的培养模式,把专业教育延伸到住宿社区,尤其文化打造上,我们既吸纳原有的书院的优良育人的模式和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的住宿书院的模式,实施从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方式,我们书院既是学生参与也是整个育人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实践和发展还比较晚,院校的长期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借此机会也邀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们能够抽时间到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进行分享。

编辑: 方婧

陈思坤:新教育时代 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当前这样一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作为教育这个领域内,应该说有三大重要体系,或者叫三驾马车,其中就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院校,当然也有民办院校加上公办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