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浮梁4月12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黄湘国 董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过去42年为村里服务是应该的。现在又选我继续当组长,是群众看得起我,组织信得过我,我还要继续干下去,为村民服务是我的最大快乐。”

  今年3月下旬,江西省浮梁县经公桥镇歧田村歧一组召开村民会议,选举村小组长。考虑到现任组长吴桂发年纪大,加上他自己也提出了不再当组长的要求,村两委决定由年轻人来接班。可村干部把要换组长的想法告诉村民时,大家却不同意。村民们说:“老组长,还是你继续担任,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 群众这样信任,吴桂发感动得流下热泪。

  今年73岁的吴桂发自上个世纪的1979年开始在生产队担任队长。42年来,吴桂发他在村组长这个岗位上舍得吃亏,办事公正,一心为民,吃苦耐劳,始终保持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村民的好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吴桂发为村民建桥的事,虽然时隔30年,村民仍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吴桂发的家原在歧田畈,村里40多户,近200人,是歧田村最大的一个自然村,拥有上千年历史。村前小河悠悠,古树成林,村民外出必须经过小河上搭建的木桥。每到雨季,山洪暴发,木桥就被冲毁,村民年年为桥而愁。

  1991年,吴桂发想要建桥,谈何容易?村里没有一分钱存款,上面没有一分钱的拔款。吴桂发硬是凭着自己执着的信念和不服输的倔劲,用自已的私章,以个人名义担保,多次向信用社贷款共3万多元作为启动资金,支付泥工工资和购买原材料,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了寻求财政部门的支持,经常早晨五点多就起床赶到经公桥搭班车去景德镇,返家时天已漆黑。在建桥的同时,对堵住大桥出口的山包,在没有资金无法请民工的情况下,靠自己一镐一锄,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挖开了一条宽4米,高5米,长22米的通道,挑走土石方440多立方米。桥修通后,一算帐,花费4万多元,除去各方争取来的拔款,贷款本金还有500多元无法归还,吴桂发默默无闻地自己掏腰包。当时,500元对一个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吴公移山”,惊天动地,村民笑逐颜开,逢人就夸吴桂发是村里的功臣。

  1992年,吴桂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更是把一腔热情都倾注于组里的事业。每到汛期,村里的山塘水库就活跃着他矍铄的身影,一年四季,路旁长了杂草他带头去除,村里公共厕所他带头去扫,地上有垃圾他带头去清。

  疫情期间,凡是村里要布置的工作,他都积极带头支持。2018年,组里被定为新农村建设点,村民每户原有的猪栏和旱厕要拆除,工作难度相当大,吴桂发配合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带头拆掉了自家的猪栏旱厕,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如今,该村里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眼下,党史学习如火如荼地全面开展。吴桂发也没有闲着,他也坚持拿起党史书籍认真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