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来的“摘书记”——记江西修水县东港乡岭下村第一书记邹道银

2019-07-11 14:5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九江7月11日消息(记者李竟成 通讯员吴朋珊)“老邓,这个月你们家的钱收到了吗?”白衬衣,瘦高个,手里拎着文件袋,邹道银走进贫困户邓金标的家,家里两条大黄狗冲他热情地摇着尾巴。

  邹道银今年51岁,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车务段工会主席、江西九江修水县东港乡岭下村第一书记。村民们乡音重,都喊他“摘书记”,“喊摘书记也没错,”邹道银笑着说,“我们就是来帮助大家脱贫摘帽的。”

  不忘初心:扶贫先扶志 入乡不随俗

  岭下村距离县城76公里,有精准扶贫户62户267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贫困村。2018年10月,邹道银住进岭下村。

  “要帮助脱贫,首先要自己业务过硬,不说外行话。”在城里长大的邹道银,请来农业局的专家,和村民们一起上课。随身的文件袋总带着所有贫困户的“明白卡”和帮扶政策指南。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工作,邹道银对照17项脱贫指标,采用“画图作战”的方法逐项落实。62户贫困户谁住在哪儿?谁家达标了,谁家没达标?怎么解决?桩桩件件他都要看板销号。“扶贫工作就应该繁琐细致,因为这是能真切帮助老百姓脱贫,提高生活质量的事。”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邹道银特别注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协助乡党委做好村干部的选人用人,学习别人先进的脱贫经验和管理方法,定期组织党员组长会、贫困户感恩会、帮扶干部会,用“党建+扶贫”的模式引领脱贫攻坚工作,以党风带动民风的转变。“我们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穿于扶贫攻坚工作中,脚踏实地真扶贫。”

  牢记使命:沉到“锅底” 啃扶贫硬骨头

  2018年,岭下村计划村摘帽、25户128人脱贫,占了全部贫困人口的48%,可谓脱贫任务艰巨。贫困户平桂安找到邹道银,提出2018年是否可以不脱贫。

  脱贫之后的日子怎么过?邹道银了解平桂安家的情况,也了解他们的顾虑。如何让贫困户获得持续的收益,有信心脱贫不返贫,这是扶贫攻坚中邹道银思考最多的问题。“攻坚攻坚,容易的都做了,沉在锅底的都是硬骨头,我们也要沉到‘锅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改“输血”为“造血”,邹道银多方协调,查找资料,请教专家,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通过“党支部+扶贫车间” 帮扶模式,成立了文生鞋业岭下村扶贫车间,解决就业10人,其中贫困户6人,让村民能在家门口上班。“现在村里建设了2座5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为村集体创收10万;联系了路局的劳保手套生产业务,增收9.6万;第一批农副产品消费,卖了13.2万;成立了村油茶合作社,未来25年将盈利660多万,村民以土地入股,还可以务工赚钱。”如今,岭下村村民不再靠天吃饭,只要勤劳肯干,田间地头全是脱贫致富的好机会。

  共同追梦:真心换真心 亲情服务助脱贫

  邹道银刚来岭下村的时候,村民们并不认账,“反正过几年就是要走的,说了也没用。”如今,老百姓有什么问题都喜欢来问他。“你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愿意相信你。”邹道银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类问题和诉求,有的已销号,有的在推进中。

  72岁的贫困户戴玉香老两口原先住在简陋的土坯房里,邹道银他们时不时就去老戴家,为他细细盘算,办理补助手续。“老戴的大孙子每年有残疾补助,俩读书的孩子有教育补助,他家养的鸡、鸭、猪、牛、羊都有补助,这些党的好政策我们要告诉他们,鼓励他们多养殖,早脱贫。”

  邹道银常说,“来了就是村里的人,我们什么也带不走,只能带走和村民的感情。”为了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邹道银家家了解,四处奔波,将农副产品引进南铁各单位的机关食堂。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第一批消费扶贫项目敲定了,计划1月21日往南昌运3000斤大米、700斤红薯粉。由于运输时间临时提前,邹道银从九江驱车4小时匆匆赶回村里,不幸发生了车祸。“当时脑部有挫裂伤,颈椎3节棘骨和胸椎4节压缩性骨折,车都撞报废了。”

  躺在床上的邹道银还是不得消停,他惦记着要赶在春节前落实村民卖大米的收入,惦记着新的一年扶贫方案的调整和兑现率的落实。“医生说至少要休整100天,但村里的事情实在是搁不下来。”他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脖子上还戴着厚厚的保护套,便带着40包中药从医院回到了村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如今,岭下村的夜晚灯火通明,每一个村小组都有通村通户的水泥路,而变化更多地体现在人的身上。“我们一定不辱使命,让脱贫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邹道银信心满满。自2015年至今,岭下村已脱贫摘帽,贫困率从14.5%降至1.09%。

编辑: 邓玉玲
关键词: 九江;贫困户;脱贫攻坚;

铁路来的“摘书记”——记江西修水县东港乡岭下村第一书记邹道银

“老邓,这个月你们家的钱收到了吗?”白衬衣,瘦高个,手里拎着文件袋,邹道银走进贫困户邓金标的家,家里两条大黄狗冲他热情地摇着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