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九江7月22日消息(记者胡啸 通讯员沈明杰 沈玉华 袁昕)7月20日下午,在九江市纪委的协调调度下,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江西省地矿局、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等五家单位派出物探技术人员带着高密度电法仪、探地雷达、激电测量系统、地震仪等专业物探设备从南昌、赣州、鹰潭等地出发,在九江集结组成9支物探技术支援小组,迅速奔赴沿江滨湖各线圩堤,为九江地区长江、鄱阳湖堤坝安全度汛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连日来,彭泽县芙蓉墩镇芙蓉河内堤龙王庙堤段因白蚁洞穴造成大堤接连出现险情,正值防汛关键时刻,7月20日晚,东华理工大学“科技防汛博士团”赶至芙蓉河内堤龙王庙堤段,为堤体进行“体检”,快速锁定险工险段,为及时有效处置险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晚9时许,“科技防汛博士团”一来到芙蓉河内堤龙王庙险工险段,就立即展开仪器设备,利用专业技术给发生险情处的圩堤做起了“CT”,查找安全隐患。

  7月21日,受汛情影响,九江市新港镇长江大堤出现管涌,虽经当地巡堤人员及时堵上,但险情仍然可能再发。面对紧急情况,物探技术支援小组立即紧急赶往新港镇,组织地质灾害和物探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FlashRES64多通道、超高密度电法的无损检测技术,及时探测大坝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堤坝安全。

  来自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7大队的技术专家胡公祥告诉记者,该技术通过电源往地下供电,电流在地底下流动,遇到不同的地体,不同的电阻率会发生改变,和医学上、工业上的CT是一个原理。

  据介绍,在大堤可能发生管涌、泡泉等险情之前,利用探地雷达与电阻率成像探测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基本就可以确定可能出现险情的位置。地方防汛指挥部可以按照探测扫描结果,协调组织省市专家会诊,拿出针对性的处置方案进行紧急施工。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测控技术学院院长邓居智解释说:“这个结果出来之后我们会第一时间把我们的结果反馈给地方防汛指挥部,哪个地方有可能存在蚁穴,防汛指挥部根据我们的结果就可以在这个地方,通过灌浆、开挖回填等治理措施就把这个堤坝的隐患扼杀在源头。”

  据了解,物探技术支援小组通过给大堤照“CT”,得到电阻率,以此计算堤坝下面电阻率的分布情况,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管涌、土层松散等,测定裂缝深度和堤坝内部结构;同时,使用无人机采集监测水位和地灾信息,采用数据处理软件结合实践经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分析隐患状态和危险程度,为治理专家制定处置方案提供信息支撑,变被动抢险为主动防治。

  截止7月22日8时,九支物探技术支援小组在濂溪区济益公堤、柴桑区江新洲、彭泽县芙蓉联圩、都昌县矶山联圩、永修县九合联圩等堤坝共检查出大小风险40余处,其中大的空洞及管涌8处;对部分高风险堤坝进行了全面诊断,相当于给堤坝做了一次“CT扫描”和“心电图”,确保了堤坝的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