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鄱阳5月19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吴蓓)1961年的一天,陈爱凤出生在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镇义门村的一个农户家中,没有人记得她是不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此后半生,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堂哥陈金华一家一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她,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央广网发 通讯员 提供)

  陈爱凤几乎没开口讲过话,与人眼神交接长不过三秒,每天主要干三件事:吃堂哥盛好的饭菜、在村里晃荡、回自己的小屋睡觉。她吃饭极慢,从上桌到放下碗筷常常需要一两个小时,每一次咀嚼都是电影的“慢镜头回放”;她在村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用石头砸别人家窗玻璃,在“哐当”声中激起难得的情绪波澜;她的小屋与堂哥家连通,是政府给盖的五保户房屋,宽敞明亮,被堂哥堂嫂收拾得干净舒适。

  陈爱凤的故事很漫长,但写进书里,每一页都雷同。没人说得清,她到底是痴傻还是疯癫。

  陈金华与陈爱凤的父亲是亲兄弟,两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亲密无间。陈金华的婶婶生下陈爱凤后不久,便发现女儿异于常人,随后生下的二女儿三女儿,也被判定和大女儿一样有“怪毛病”。

  “那户人家真可怜”“家里没有一个正常孩子,这个家庭还能翻身?”村民们在议论声中认定,陈爱凤一家被命运吞噬,此后绝无希望。

  和叔叔一家住在一个屋檐下,陈金华也深受牵连——1957年出生的他,直到32岁才成家。“家里穷,人家一看到堂妹们的情况,都不敢嫁”,由于担心陈金华作为堂哥将来要接下抚养堂妹的重担,陈金华始终说不上媳妇,直到遇见妻子付平枝。

  “我老婆是个善良的女人,照顾我妹妹不嫌脏不怕累。后来因为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我妹妹有了自己的房子,每年还有收入,我的家庭负担减轻不少,全家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好日子”,在陈金华的叙述中,记者了解到,陈爱凤的父母妹妹相继去世后,陈金华把陈爱凤接过来一起生活,全家六张嘴,全靠陈金华夫妇种的十亩田糊口,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只要家里有口吃的,绝不让陈爱凤饿肚皮。后来,陈爱凤被纳入“五保户”,近年来,她先后享受了残疾补助、特困补助、危房改造、旱厕改造等政策,每年能获得产业扶贫、特困供养补助等收入,扶贫干部还隔三差五上门看望慰问,她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刚在一起生活时,陈金华的母亲仍健在,能帮忙照顾陈爱凤。老人去世后,照顾陈爱凤的担子就完全落在了陈金华夫妇身上。

  “这对夫妻了不起!”,提起陈金华夫妇,周边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陈爱凤经常把屎尿屙在身上,付平枝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她换洗抹身;陈爱凤晚上尿湿自己的被褥,陈金华夫妇把自己仅有的被褥给她铺上,宁愿自己受寒挨冻;陈爱凤走失,陈金华夫妇打着手电四处寻找……

  “走丢了可怎么得了?!她话都不会讲,离开了我们,她连讨饭都讨不来”,很难说是出于道义,还是怜悯,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三十年来,虽然得不到陈爱凤情感上的一丝回应,但陈金华夫妇始终不弃不离地照顾着她。

  因为这份坚持,陈金华年轻时放弃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机会,一直靠种地养家糊口,上个世纪遇到干旱年,还得向村里人借谷度日。“我们大人还好,苦就苦点,可惜了我的两个女儿……”,陈金华介绍,他的两个女儿读书时品学兼优,深知父母支撑家庭不易,便早早从学校“出来”,到工厂里打工,为父母分担家庭重担。

  “她们会不会埋怨自己有个这样的姑姑?”

  “她们从不抱怨,每次回家都要给姑姑买这买那,还总嘱咐我要对姑姑好点、再好点,姑姑可怜!”

  懂事、聪明的女儿们让陈金华倍感欣慰,同时也深感愧疚,“如果当年我也像别人一样出去打工,家里经济状况好点,我的女儿一定能把书读出来,也会像她们的同学一样成为医生、老师……”,陈金华有时候很自责,但不后悔,他说:“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在家好好照顾妹妹……”

左起,付平枝、陈爱凤、陈金华、陈金华外孙(央广网发 通讯员 提供)

  胸怀大爱的人总能给命运划开一道口子。现在,陈金华夫妇带着小外孙和陈爱凤,幸福地生活在自家的小楼里,客厅的墙上贴满了小外孙的奖状,屋后是连片的茂密树林,微风拂过,生机勃勃——这里有田野有希望,这里还有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