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余10月7日消息(记者谢元森 新余台陈影 张敏 丁锐)农村偏远、留守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从2016年底开始,新余市积极探索“党建+颐养之家”养老新路子,为入家老人提供基本的吃住、娱乐等服务,满足老人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需求,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实现居家养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该市又不断完善和提升“党建+颐养之家”管理服务水平,为“颐养之家”配备送餐车,为病残、年老体弱老人直接送饭到家,打通让老人“饭来张口”的最后一公里。
  中午十一点半,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颐养之家”老人们围坐在厅堂,看着电视,聊着天。一墙之隔的厨房里,炊事员们忙着为老人们准备可口的午饭。很快,土豆烧肉、红烧茄子、海带猪脚汤,热气腾腾的午饭就上桌了。不用动手一天三餐都能吃到营养丰富的饭菜,这让已年满八十,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何贤瑞老人非常感慨。
  老人何贤瑞:我们在食堂里每餐都吃的好,每天都是两个菜一个汤,吃的很好,感谢共产党,感谢习主席,对我们老人特别关心,是前所未有的世界。
  “颐养之家”里老人们开饭的同时,送餐员陈桂芳麻利地用保温饭盒分装打包饭菜,装进村里统一配备的送餐车上,赶在12点以前送到偏远村小组的“颐养之家”和村里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
  送餐员陈桂芳: 叔叔阿姨,送饭来了,今天不好意思,煤气出了一点问题晚了一点,你们在看电视等哦?快吃呀,不用谢。
  胡友元老人是下保村委塘元村小组的村民,七个儿女都在外工作,平时和老伴一起生活。近段时间因为腿脚不便,每天的饭菜都是由送餐员送到家里。他告诉记者,原来村里的不少留守老人常常煮一锅饭吃两天、炒两个菜管三餐,冷菜冷饭不利于老人的健康,更别提享清福。得益于“颐养之家”的建立,现在村里老人一日三餐都能及时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精气神也越来越好。
  下保村委塘元村小组村民胡友元:现在国家越来越富强,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是老人家,每天都送三餐饭到家里来吃,现在老人家过的很开心,有些老人家到了八十岁高龄补贴一百,八十五岁一百五,九十岁的两百,九十岁以上的补得更多,所以我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生活好了,我们要活到九十八,多享几年福,谢谢共产党。
  胡友元还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张贴在“颐养之家”门口,以此感谢好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美好生活。
  下保村委塘元村小组村民胡友元:我把自己写的顺口溜念一下:感谢共产党,我党为民真恰噶(很好)、农村面貌变化大、村级公路都通达、大车小车开到家、风景优美多舒服、党的精神落实处、绿水青山奔小康、颐养之家办村上、冷菜冷饭不再吃、热菜热饭能送到家、我们活到九十八、子女在外心放下、老有所养感谢党、愿我中华永兴旺。
  每到一户老人家,送餐员陈桂芳都会和他们聊上几句,留守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尤其是独居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陈桂芳每天都会反馈给村委。
  送餐员陈桂芳:如果发现他们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我会及时向村委反映,因为他们这些人都是留守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关怀,村委知道老人不舒服,会马上派人去看望他们。
  新余市从2016年开始在农村建设“颐养之家”,从就餐等问题入手,为年满73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热菜热饭和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服务,今年8月1日起, 70周岁且生活困难的老人也一并纳入补助范围,到目前,全市413个行政村都建立了颐养之家,共有“入家”老人10117人,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有需求老人全覆盖。
  新余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专职副书记 郭霞:每个进来的老人每个月交200块钱,我们市县两级财政各补贴50块钱,这样加起来就是300块钱一个月,这300块钱基本上可以满足每个老人一日三餐伙食的标准,我们测算了一下,去年我们大概投入了1000万干这么一个民生实事,我们觉得非常值得。
  除了老人自缴、政府补助,该市还大力引导党员干部、志愿者、群团、商会、乡贤等共同参与到颐养之家建设中来,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以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为颐养之家持续运行提供了重要补充。
  在解决“吃”这个根本需求的同时,新余市的“颐养之家”也在不断升级,增添了医养结合、志愿服务、演出慰问等一系列配套内容,解决了基层群众家门口的养老难题,提高了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和民生工作的同频共振。现在农村的老人们,支持工作的多了,说风凉话的少了,一派和谐景象。
  新余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专职副书记 郭霞:我们党建+颐养之家,除了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老有所养,老人老有所乐,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营造一个敬老孝老助老的,这么一个非常好的氛围。
  送餐员陈桂芳: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以后我们也会老,等我们老了以后也会享受这样的好政策,也会有人帮我们送热菜热饭吃,我觉得我们的老年生活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