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新余市仙女湖区举办首届牡丹文化节,20余种牡丹迎春绽放。通讯员 周 亮摄

  2月21日,“龙凤呈祥”大型花灯组亮相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记者 梁振堂摄

  省图书馆内的读者扎堆。 记者 赵 影摄

  詹东华为抗战老兵拍摄“全家福”。记者 徐黎明摄

  编者按:


  新时代,新气象,美好生活更精彩;新理念,新风尚,今年过节不一样。


  春节期间,本报记者深入基层,报道新鲜事、趣味事,观察节假日里的新变化。我们欣喜地发现:春节变得更绿色更健康,旅行、读书等新式文化过年风俗更加流行……今天这组报道将为您反映时代进步的点点滴滴。


  扶贫助困除旧岁 公益慈善树新风


  刚刚过去的春节,乐平市镇桥镇燃放的烟花明显少于往年,不少村利用返乡人员都在家的时候,成立各种基金会和协会。他们把省下来的烟花钱用于做公益,帮助贫困家庭,助力教育事业,形成了一股向善的力量。


  春节期间,镇桥镇浒淹村成立了“浒淹村青年协会”,会员达数百之众。村委会主任程广韦说,节假日期间,该村青年协会代表为村里的贫困户送去爱心。青年协会的成立,旨在凝聚有志青年、服务会员成长、扶持青年创业,为全村广大农村青年真正搭建学习交流、广泛联系、沟通信息、提供服务的广阔平台,使广大农村创业青年能更好把握创新创业的政策机遇,争当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和领头雁。


  大年初一,乐平市镇桥镇渡头村,刚刚成立的慈善基金会吸引村民的眼球。该村不少在外经商务工的人,春节回家后聚在一起,商量成立帮扶基金会。此举立即得到了众多村民的响应。你1000元、他500元、我200元……很快,6万元助学金到位。


  “以前,部分村民相互斗气,为展示实力,纷纷购买烟花在白天燃放。晒场周边烟花爆竹声不绝于耳,烟雾缭绕,燃放后的烟花筒子堆得像小山。”渡头村民李光桓说,本来,春节适当燃放一点烟花爆竹增加一些喜庆色彩无可厚非,但这种传统习俗已经渐渐变了味,演变成一出出相互攀比、摆阔的闹剧。


  程广韦说,虽然对农村还没发出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但一个春节下来,很多家庭要燃放几百元甚至上万元钱的烟花爆竹。如果大家自觉少放烟花,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不是更有价值吗?


  如今,在乐平,不少村成立了助困基金会,资助村里有困难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受灾村民。基金主要用于给本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支持本村受灾村民生产自救及救助特困户、遭受重大灾难或重大疾病家庭。(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陈思琪)


  一起吃顿年夜饭 全村过个暖心年


  农历大年三十,吉水县乌江镇刘家村祠堂,门口彩虹门上两条中国龙腾飞欲起,门柱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走进祠堂内,只见一些村民正忙着抹桌凳、摆碗筷,正中间的简易舞台上,有的村民在排练节目,有的在调试音响设备。


  这大年三十,家家户户不都在家里忙活着吗?“今年,咱们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吃个年夜饭。”见记者疑惑,村主任刘永武告诉记者,村里有50户200余人,平常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其他人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时能聚在一起,这次回家过年,刘建华、刘永军等人提议,由他们这些返乡过年的人出资,请全村人聚在一块吃个团圆年夜饭。他们的提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大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共同准备热闹丰盛的年夜饭。


  “一边吃饭一边看节目,气氛肯定更好。”村民刘小焱在文化站工作,经他一“点拨”,大家又商量着搞一场“村晚”。村里有武术表演的传统,会吹拉弹唱的也不少,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排练,定下了“刘家村首届乡村春晚节目单”。


  下午3时,随着一阵锣鼓声,刘家村年夜饭开始了,桌上摆着丰盛的菜品,全村人举杯庆团圆、迎新年,欢声笑语不断。舞台上,武术表演、演唱、脱口秀、器乐演奏等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连连叫好。


  “往年除夕,就我和老伴在家简单吃个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还真暖心!”村民刘诗贵激动地说。(王薇薇 记者 刘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