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芦溪1月6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欧阳洁)走进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乡杨佳田村,看到这里平坦的沥青路、繁忙的种植基地、热闹的文化场所……昔日破旧的小村庄正发生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王勇刚的真抓实干。

杨佳田村新貌(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凝心聚力谋发展

  由于历史等原因,位于武功山脚下的张佳坊乡杨佳田村是省十三五贫困村。2018年10月,王勇刚受组织委派,从江西省委老干部局来到这里。面对村产业经济薄弱的局面和村民寄予希望的目光,他和工作队员在10天内全面掌握了全村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并与村“两委”研究确立了“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志智双扶”的工作思路。

  为建强战斗堡垒,王勇刚和村“两委”班子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组织党员为村集体产业发展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献计献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以机关党建带村党建,探索健全党员教育机制,做到党员教育全覆盖,帮助党建工作扎实深入。

  王勇刚始终将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放在心上。贫困户杨帆在外务工款1万余元被拖欠3年,王勇刚反复与拖欠方沟通,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最终成功追回欠款。两年多来,在他的推动下,杨佳田村完成村防洪堤坝建设2000米,修复和新建近2000米灌溉水渠,完成11个村小组2000余米安全用水管道提升改造;实施村主路“白改黑”工程1万平方米;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篮球场等村民活动场所;实施村庄亮化工作,安装太阳能路灯60余盏,覆盖全村主要道路……王勇刚总结道:“驻村以来,我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让党旗在村里树起来,党建抓好了,群众信任了,就能够战胜一切风险考验,带领大家共同建设新家园。”

杨佳田村民创业就业中心(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因地制宜谋出路

  发展产业是持续稳定脱贫的保证,也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为此,王勇刚邀请多位专家、科研工作者和乡贤共同为杨佳田村“把脉问诊”,谋划“依托龙头企业、吸引能人领办、动员群众参与、融入旅游开发”的产业发展思路。

  为选择合适的产业项目,他自掏腰包引进桃树新品种组织贫困户试种,采取“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种植200余亩“秋雪蜜桃”,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的产业链,让所有贫困户和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加入村合作社并参与务工。仅半年时间,村民增收达到6万余元。村里有贫困户想要种植果树,王勇刚帮助联系企业免费提供桃苗和技术指导。“王书记带领我们种下的桃树是致富树,我在桃园当管理员,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贫困户杨帆心怀喜悦地说。

  王勇刚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用心培育和发挥能人效应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他积极引导能人回乡创业致富,带动20余名贫困户和其他闲散劳动力就业,实现增收;大力推进“村民创业就业中心”建设,在增加村集体固定资产和收益、帮助扶贫车间扩大生产带动就业、减轻创业者一次性生产成本上一举三得;帮助创业村民流转土地试种小甘薯,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务工、种植……在他的努力下,村产业正向“种养结合、农工结合、农商结合”的方向发展,形成多产业并举、多渠道增收的良性发展态势。2019年,全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超万元;2020年村集体收益近12万元。

王勇刚查看秋雪蜜桃树苗长势(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文明建设谋创新

  “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也要亮堂堂”。王勇刚在推动乡风文明上笃定前行,与村两委共同倡导推进村规民约落地生根,开展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少年、清洁家庭等评比活动,大力推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使用,并组建村篮球队和广场舞队、开展全民阅读等活动,推动杨佳田村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村晚”,引导广大群众营造和谐的家风,形成良好的民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