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柴桑:蔡家桥村的“脱贫摘帽记”

2020-09-08 09:5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九江9月8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黄训春 蔡翠伟)“今天我要给棚里的幼苗浇水,还有几个新建的联动大棚要继续施工,争取月底完成。”正在产业园里劳作的贫困户陶智海说到,他已经在蔡家桥村产业园里工作三年了,每年都能通过务工获得2万元收入。近日,记者走进九江市柴桑区马回岭镇蔡家桥村的产业园,看到在阳光照耀下整齐罗列50余个大棚熠熠生辉,顺着大棚望去,100余亩太空莲也随着微风轻轻摆动,谁能想到这近500亩的产业园5年前曾经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俯瞰蔡桥村(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蔡家桥村是省级十三五贫困村,位于马回岭镇北面,村域面积10.5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2公顷,山林面积500公顷,19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总户数786户315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8户85人。近年来,蔡家桥村坚持“党建先行、扶贫带动、产业助力”的发展之路,促使了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稳固了脱贫攻坚的基础,逐渐实现村脱贫摘帽。

  培养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在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蔡家桥村按照“一领办三参与”模式,重点发展了油茶、西瓜、光伏、养鸡、有机蔬菜、蘑菇、太空莲、黄桃等8个产业,并成立了还林油茶、红鹰养鸡、利锋西瓜、光伏等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完善细化了合作社与村里、村里与贫困户之间的合作协议,将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到产业,同时利用科技资源加强对扶贫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与市农科院、九江职业大学、九江礼涞公司建立了“村院、村校、村企”长效帮扶机制。帮助利锋西瓜合作社、还林油茶创立了市级知名品牌,在村扶贫产业园投资30万元实施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项目”。2019年蔡家桥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贫困户产业平均收益突破3000元。

蔡桥村便民服务中心(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蔡家桥村坚持变“输血”为“造血”,注重正面脱贫典型引导,在全村树立了与病魔做斗争,自主创业致富贫困户典型蔡锦根,创业致富带头人刘显林,勤劳致富贫困户典型陶智海等。吸纳6户贫困户劳动力在产业园长期务工增收,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18个,介绍8户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园区务工,为6户贫困户免费提供西瓜蔬菜大棚、种苗、肥料及技术指导,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并开办了“蔡家桥村文化艺术技术学习夜校”,培训扶贫政策、科学种养殖技术等,激励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蔡锦根是蔡家桥村的一位贫困户,去年他通过养鸡获得纯收入30万元,放在5年前他想都不敢想。2014年蔡锦根被检查出患有肾病,无法劳动且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学,生活十分困难。在该村委会的帮助下,他除了享受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政策外,还申请了产业帮扶资金,最终把养鸡的想法给落实,开始办起了自己的养鸡场,每年有20-30万元的收入。

 

蔡桥村西瓜种植基地(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蔡家桥村村部总有个身影每天都到村部扫地,这是贫困户杨昌淼,他由于天生一只手残疾,无法工作,有些自闭,但在2019年他也获得了村里的公益岗位,能够通过自己给家庭带来收入,他变得自信和开朗,工作十分勤奋,疫情防控期间也主动申请守卡点。“我十分感谢党和政府,一直照顾我,能为我提供工作,我也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尽职尽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

  提升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换新颜

  近年来,蔡家桥村坚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已完成新农村点打造20个,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为打通与外接交通网,蔡家桥村近几年共新修道路硬化全长8.4公里,全村25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面覆盖。2019年为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村办公场所进行了提升,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实现集中办公。

小朋友在村休闲广场玩耍(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同时,蔡家桥村充分整合和利用各方扶贫资源,既注重突出重点,又注重全面推进,既注重打牢基础,又注重工作创新,坚持把住“两不愁、三保障”关口,大力发展产业,28户贫困户全面脱贫,“贫困村”成功摘帽,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人们生活更加幸福。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九江;脱贫摘帽;民生;

九江柴桑:蔡家桥村的“脱贫摘帽记”

“今天我要给棚里的幼苗浇水,还有几个新建的联动大棚要继续施工,争取月底完成。”正在产业园里劳作的贫困户陶智海说到,他已经在蔡家桥村产业园里工作三年了,每年都能通过务工获得2万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