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全南9月3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尹其奇 张华明)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走过江西全南县城厢镇田心村乡间水泥小路,来到田野边上,眼前金灿灿稻田与银白色蔬菜大棚相互映衬,三五成群的鸡鸭与空中飞舞的蜜蜂尽显生趣……这种美不胜收的画面,无不彰显着田心村又迎来了丰收季。

  曾经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的田心村,通过走产业扶贫,增加村民“造血”能力。2017年,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今年大概采了有两、三千斤蜜糖。大部分是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和网上卖的。”9月2日,全南县城厢镇田心村的郭伟全正在养蜂基地查看蜜蜂结蜜情况。他说,眼前的“甜蜜”事业让全家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郭伟全在查看蜜蜂结蜜情况(央广网发 通讯员尹其奇 摄)

  别看郭伟全现在日子过得挺顺心,前些年可是另一番景象。2012年,郭伟全的妻子不幸遭遇车祸身患重疾,自己在工地也不慎摔伤,加上体弱多病的父母和3个上学的子女,本就贫困的家庭越发窘迫。一家男女老少都因要照顾,郭伟全只能在家附近靠打零工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很是艰难。那时,为了调养妻子和父母病弱的身体,没钱的郭伟全散养一、两箱蜜蜂。后来,因没时间打理也没有养了。

  2015年,郭伟全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帮扶干部根据郭伟全个人实际情况,鼓励他继续发展壮大养蜂产业增收。

  万事开头难,为消除郭伟全顾虑,帮扶干部带着他走访考察了附近的养蜂大户,申请参加了6场养蜂技术培训会,还给他买了专业书“充电”。渐渐地,郭伟全对养蜂有了更深的认知,同时也重塑起了信心。分蜂、喂糖、摇蜜……一系列的专业活,他都在摸索中逐渐熟练起来,并走上了正轨。2016年底,郭伟全不仅自己脱贫摘帽,还成为致富带头人,带动村里其他3名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

  “现在,我养殖一箱蜜蜂有200元补助。”郭伟全说,为进一步激发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县委、县政府及驻村单位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实施了《产业发展方案》,他也从中受益。

  4年来,郭伟全通过自身努力和驻村工作队的倾情帮扶,从最开始蜂箱30箱发展到如今200箱,每年每箱能产出10斤左右蜂蜜,年纯收益达到近6万元。

  同样搭乘扶贫东风“拔穷根”的还有村民郭福金。2003年,郭福金的前女友丢下年仅8个月的女儿离家出走;两三年后,父母也因身患癌症治疗无效相继离世。留给郭福金的只有一大笔欠债和与相依为命的年幼女儿。

  面对穷困的生活,郭福金没有气馁,埋头苦干。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郭福金,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积极发展养殖鸡鸭鱼、种植油茶水稻等产业;同时,帮扶干部为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生态护林员,并通过教育扶贫解决其子女上学问题,减轻经济负担。当年,郭福金就年收入突破6万元,达到了脱贫标准;2016年年初,他光荣脱贫,正式退出贫困户行列。

帮扶干部到郭福金(左一)家走访(央广网发 通讯员尹其奇 摄)

  脱贫当年,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下,郭福金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重建家庭。妻子过门后也在村子附近的就业扶贫车间上班,郭福金的日子是越过越殷实。

  “我们夫妻两个都有稳定的收入,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现在,就是希望还在读书的两个小孩能够学点技术回来,为国家作出贡献!”想到以后的好日子,郭福金心里甜丝丝的。

田心村全貌(央广网发 通讯员尹其奇 摄)

  如今,发生在田心村的“甜心”事越来越多。该村引进发展了养殖蜜蜂、鸡鸭鱼和种植金桔、油茶、大棚蔬菜等多项产业,“造血”能力不断增强,人均纯收入也实现了连年增长,从201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发展到2019年突破11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随之增加,2018年就突破了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