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09-18 09:49:00来源:江西日报

神山村新貌。

  央广网江西频道9月12日消息 7月,又到了井冈山的旅游旺季。崇山峻岭深处的神山村,房屋修整一新,打麻糍、吃农家饭、看新农村……特色客家风情,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

  村里第一批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彭夏英说:“最近农家乐生意好啊,再加上山上黄桃、茶叶的分红,一年赚十几万元没问题。”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子曾经是贫困村;谁能想到,每年收入十几万元的彭夏英曾经是贫困户。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交流不畅,神山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1.6%。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山路,来到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和大家一起过小年。在村党支部,习近平详细了解村级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情况,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他对围拢过来的乡亲们深情地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实施扶贫开发。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成效不小,但问题仍不少,如贫困群众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提出“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井冈山市牢牢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找准发力点。精准识别,采用三卡识别,精确“扫描”每一户贫困户,变面上掌握为精准到人;精准施策,让“项目资金跟着穷人走”,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一户一丘茶园、一户一片毛竹、一户一个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精准管理,实施贫困户动态管理,实时掌握贫困群众实际情况,变“固定受益”为“精准进退”,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脱贫道路。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经严格评估,2016年井冈山市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为1.6%,低于2%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省政府正式宣布: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复函,经研究批准井冈山市脱贫退出。由此,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井冈山人民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以这样的成绩告慰历史、告慰先烈。

  今年2月,又传来了让人振奋的消息: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6%降至2017年底的0.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06元,增幅达12%,实现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可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更进一步。

  井冈山市的变化,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省脱贫攻坚的成效。

  我省是著名革命老区,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有贫困县25个,“十三五”贫困村2900个。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来抓,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全省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末的346万减少到2017年末的87.5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21%降至2.37%,井冈山市、吉安县顺利脱贫摘帽,6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1690个贫困村退出。我省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获得国家考核“好”评,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从光荣的历史走来,向辉煌的未来走去。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庄严的承诺,更是全省人民一场波澜壮阔、攻城拔寨的决战。我们相信,胜利一定属于勤劳而坚强的赣鄱儿女!(记者郑颖)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井冈山;精准脱贫;老区人民;脱贫攻坚战

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井冈山市牢牢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找准发力点。精准识别,采用三卡识别,精确“扫描”每一户贫困户,变面上掌握为精准到人;精准施策,让“项目资金跟着穷人走”,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一户一丘茶园、一户一片毛竹、一户一个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精准管理,实施贫困户动态管理,实时掌握贫困群众实际情况,变“固定受益”为“精准进退”,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脱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