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那面湖水

2018-08-21 16:30: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瑞昌市最美水利人熊兴安的故事

  央广网瑞昌8月21日消息(通讯员雷勉鸿 郭遗淼 陈林飞)晨雾尚未散尽,风从湖湾那边吹来。熊兴安走在水库大坝上面,目光巡视着湖面。并没有什么异常,对面的密林中,倒是传来黄鹂的叫声:唧唧啾啾、唧唧啾啾……“应该是去年的那一对儿!”熊兴安回头对同事说道。

  1992年底,熊兴安走上石门水库大坝,成为库区一名职工。26年来,他放弃了多次离岗转岗的机会,悉心守护着一湖清水。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他都是那么的熟悉。就拿水库巡查来说吧,每天至少两次在库区来回巡视,湖面有怎样的情况,水位有怎样的变化,甚至对面林中树木和鸟雀的情况,一并弄得清清楚楚。“也没有别的。走着走着,所有东西都熟了!”他这样解释道。

  最牢“一颗钉”

  跟朋友聊天时,熊兴安常常这样介绍自己:水三代。他这样认为,既然从爷爷和父亲手中接过棒子,就应该好好地工作,“水利人要有水利人的样子”。

  熊兴安的老家,在瑞昌市南阳乡排砂村熊家岭。有意思的是,村庄就在水库脚下。或许正因如此,1958年兴建石门水库的时候,熊兴安的爷爷和父亲响应兴修水利的号召,加入到水利兴修大军中。1961年,水库修建完成,父子俩同时成为石门水库员工。

  石门水库是瑞昌四座中型水库之一,对于北片乡镇灌溉和防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熊兴安前来库区工作的时候,还不满20岁。对他来说,这面烟波浩渺、风光秀丽的湖水,是那么的熟悉,然而自己的岗位是那么新鲜。那时,水库里允许搞水产养殖,熊兴安每天划着小船四处巡视,防止有人来偷渔。有一件事情,讲起来多少有些尴尬,熊兴安结婚后去岳母家,妻子的一位婶婶看了他很久,挺认真地说道:“你还记得么?数年前你劝你叔不要在湖中捕鱼,还打了起来!”

  1995年,熊兴安进入库区外线班工作。由于石门水库面向附近几个乡镇供电,每当有线路损坏时,熊兴安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去抢修。最难忘的一次是在这年冬天,由于雪下得太大,韭山上的一段线路被冰雪压断。熊兴安在野外巡查途中发现这一情况,随即回到库区喊来同事一起前往抢修。山路崎岖难行,寒风凛冽冻耳,几个人站在冰天雪地中,感觉快要冻成了冰棍。大家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并相互鼓励着,最终用了四个小时修好损坏的线路,为山区百姓重新带来了光明。

  “钉子有两种长处,一种是挤劲,一种是钻劲。”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熊兴安自然熟悉《雷锋日记》里的话语。他认为,自己同样向往拥有这样的挤劲和钻劲。两年后,他调入内线班任班长,看到眼前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设备仪表,头脑中一下子懵了,感觉有点“外行领内行”。但熊兴安有着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买了许多专业书籍回来“啃”,并且虚心向同事学习,很快就从“门外汉”变成了“门里清”,98年汛期来临,水库水位猛涨,溢洪道水位都超过了历史。然而,站房的2号机组却在此时发生了故障,如果不能及时的恢复发电放水,水库水位会涨得更快,大坝就会有影响。水库水位涨不得!冒雨从瑞昌购轴承,熊兴安同志带领车间全体同事,连续工作,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从拆机到机组正常运行,平常两天的工作量只用七小时,机组正常了,大坝的威胁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证。

  最牛“一根筋”

  为了强揽工程,有人将一把雪亮的匕首,插在熊兴安面前的木桌上。妻子和朋友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熊兴安并不为之所动,而是说道:“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讲规矩”。

  人的一生中,谁没有面对过不同的路口呢?2000年,国家实施农电体制改革,石门水库的供电区划归供电公司接管。已经是业务骨干的熊兴安,应组织要求选择留下。他觉得,库区需要自己,自己也离不开库区。虽然随着人员的分流,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但他干得更加认真和出色。2008年,他正式升任石门水库管理区主任。

  2009年,石门水库启动大规模除险加固工程。得知已有单位中标后,有个别附近村民找到熊兴安,要求供应工程建设所需的砂石料。熊兴安根据对方的为人品质和办事作风,判断很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不利,并没有答应此事。一天中午,熊兴安和项目部人员坐在一起商议事情,那名村民竟然身携匕首,将其插在熊兴安面前的木桌上,并且恶狠狠地说道:“谁要是跟我过不去,我就跟谁一家过不去!”听说这件事情后,妻子和朋友都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熊兴安觉得,水利工程安全不是儿戏,绝不能随便让步。最终,对方没能得逞。

  石门水库最初兴建的时候,曾经动迁了10多个村庄。每逢清明节,总会有各地村民前来祭祖,有人甚至翻过围墙,要将塑料花串插在大坝上。熊兴安看见了,总会前往劝导和制止。两年前,几名熊姓宗亲同样偷偷溜进院内,准备在大坝上祭祀祖先。看到熊兴安从远处跑来,有叔辈宗亲认出他来,觉得“事情可以通融通融”。没想到,等来的仍是一番说理和劝导。宗亲当面这样评价:“兴安啊,你真是‘一根筋’!”熊兴安这样答道:“叔啊,咱既然端了这碗饭,就应该把大坝守好,您说对不对?”对方没有了声音。

  石门水库水质清澈,夏季常有人偷偷下湖游泳。熊兴安看见后,在前往劝阻的同时,记录下对方的车辆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他觉得,水库不像铁锅,可以盖上盖子。但作为库区管理人员,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和组织负责。

  最累“一把手”

  2014年,“水利改制”工作实施后,曾经有近两年时间,库区只有他一个人。他并没有因此降低工作标准,反而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这么多年来,他没有接送过孩子上学,总是这样劝慰自己:孩子自己能行的,不用靠这个靠不着的老爸。

  2014年,熊兴安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路口:“水利改制”工作实施后,库区所有人员全部进行改制买断。当时的10余名员工,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在水利系统最长的干到了40余年,最短的也干了10余年。想要迅速稳妥完成改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更大的困难在于:熊兴安同样属于“改制人员”。那些日子,他在最短时间说服了自己,然后一一上门,对10余名同事进行说服疏导。由于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改制工作顺利推进,没有出现一例上访事件。改制工作完成后,熊兴安作为代管人员留在岗位上,近两年时间里,库区只有他一个人,既当兵头又做将尾。他并没有因此降低工作标准,反而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工作日志表》《日常巡查检查记录表》《电力变压器巡查记录表》《上下游水位统计表》……每一份表格上,他的记录清清楚楚,字迹端端正正。就拿巡查工作来说吧,每次巡堤,他都要在大坝的迎、背水面来回走上6趟,遇到故障第一时间排除,确保了库区运转的万无一失。

  石门水库的上游,是正在开发的江家岭旅游景区。为了消除自购小游船带来的隐患,熊兴安跟着乡镇负责人跑遍了省市多家部门,最终妥善解决了这件事情。为了提升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熊兴安巧用各级维养资金,使管理区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可是面对自己的家庭,熊兴安觉得愧疚颇多。这些年来,由于工作忙碌,他没有接送过一次孩子上学放学,并且这样劝慰自己:孩子能行的,不用靠这个靠不着的老爸。

  26年的坚守,熊兴安在水利岗位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他表示,只要组织需要,自己还会在这里坚守下去,为了三代人的水利梦想,为了数万人的人身安全,哪怕再来一个26年……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瑞昌;水利;水库大坝

心中的那面湖水

晨雾尚未散尽,风从湖湾那边吹来。熊兴安走在水库大坝上面,目光巡视着湖面。并没有什么异常,对面的密林中,倒是传来黄鹂的叫声:唧唧啾啾、唧唧啾啾……“应该是去年的那一对儿!”熊兴安回头对同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