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昌医联体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2018-08-13 10:09:00来源:南昌日报

  南昌:大小医院互“通” 百姓看病不“痛”

  央广网江西频道8月13日消息 一直以来,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技术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老百姓难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去年,南昌被确定为分级诊疗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我市开始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让基层医疗机构焕发了新活力,让老百姓更便捷地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大手牵小手 基层医院获“新生”

  “‘家门口’医院‘给力’了,老百姓的健康更有保障了。”经历了一次与“死神”的搏斗后,说起“医联体”,家住青山湖区的老聂立马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好。

  不久前,老聂突发了急性循环衰竭,刚刚与市第一医院建立“医联体”的市第十医院的医务人员比“120”急救人员还快一步,为老聂开展了院前急救,稳定了他的生命体征,随后通过“绿色通道”将老聂送往了市第一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市第十医院坐落在南京西路上,虽身处繁华地段,却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身后是南大一附院,不远处就是南大二附院,鲜有市民来看病,每天的问诊量只有个位数。”市第十医院院长牛凡告诉记者,去年,南昌启动了以“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为标志的“医改”,市第十医院的境况还是没有好转。

  服务百姓“有心无力”,医院发展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困境,建立“医联体”成了最佳的选择。在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筹备后,今年5月12日,市第一医院与市第十医院联合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市第一医院和市第十医院医联体正式成立。“市第一医院通过医院管理、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不断提升我院的管理能力及医疗技术能力。”牛凡说。

  据介绍,“医联体”建成前,市第十医院的医院管理松散,医生以全科医生为主,仅周一至周五开诊。“医联体”建成后,市第一医院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送”到了市第十医院,并为其输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专家型医疗技术人员,帮助医院开设了消化、神经、内分泌、妇产、儿科、普外、影像、检验、超声等专家门诊,并采用轮训的方式让市第十医院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现在医院一周七日开诊,日均问诊量约50人,老百姓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医院的未来,大家都充满了信心。”牛凡说。

  优质资源下沉 百姓得实惠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场景,没想到这次自己竟然亲身体会了一把。”日前,在新建区人民医院看眼病的赵先生结束远程会诊后,高兴地表示,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让大医院的专家“看”病,实在是太好了!

  其实,赵先生并不是我市第一个通过远程会诊进行诊疗的患者,通过“医联体”就近就医,“足不出户”享受省城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如今已经越来越常见了。近年来,市卫计委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医联体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了“首诊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机制。

  市卫计委基卫处处长潘景屏告诉记者,我市开展“医联体”建设主要通过四种模式:依托辖区省、市级医院优越的技术、管理能力,推进“三级医院+社区”医联体模式,目前我市已有20余家社区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开展了医联体建设;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进“1+1+X”医共体模式;利用省、市名科招牌,发挥专科优势,由市属各医院牵头组建专科联盟,推进“1+X”专科联盟模式;与县级医疗机构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多方参与搭建合作协议框架,推进远程会诊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100%的三级医院开展了‘医联体’建设。”潘景屏告诉记者,自我市全面实施“医联体”规划建设以来,基层门诊数、住院数分别达到1768205例、88520例;共开展双向转诊9690例,医疗协作网远程会诊400余病例,网上转诊近百余人次。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建设,在当前基础上,明确区域划分,城区范围由市级综合医院分片托管,乡镇卫生院由县医院、县中医院划片管理。“另外,我们还将继续完善与‘医联体’建设相适应的医保政策,让百姓得实惠。”潘景屏说。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南昌;医联体;医疗服务;基层

看南昌医联体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一直以来,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技术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老百姓难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去年,南昌被确定为分级诊疗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我市开始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让基层医疗机构焕发了新活力,让老百姓更便捷地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