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渝水1月25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李嘉伟)在江西省渝水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社区,它远离城区,深藏山乡,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如同一座“小都市”;它地处渝水,居民却来自五湖四海,南北口音在此融汇,生活习俗也与周边迥异;它因矿而兴,度过了数十载火红兴旺的岁月。它也因矿而衰,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成为一个时代深邃的记忆,它便是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花鼓山社区。

  1958年,花鼓山煤矿肇建,萍乡矿务局从高坑矿和王家源矿抽调工人支援,来自五湖四海的煤矿职工汇聚在深山中开采、劳动、生活。由此造就了独具一格,主体为萍乡话的花矿语言,同时也将各地风俗、习俗带到了花矿,形成了经济社会功能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区。“彼时的花矿一条笔直得水泥路穿城而过,电影院、灯光球场、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等建筑分列路的两旁,很有现代气息。路两边的墙上时有海报张贴,甚至有文艺青年撰写的文章。矿上的人们生活富足、精神爽朗,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时至今日,曾在花鼓山社区生活过的彭秋平仍记忆犹新。在花鼓山社区居住了近三十年的彭阿姨则亲历了花矿的兴衰浮沉:“原先我们这儿过得可好了,什么都很好,路灯明亮,道路宽敞平坦,但是慢慢地不景气了,房子塌的塌、破的破,路上也压得坑坑洼洼,没人的地方都长杂草,看得我心里特别不好受。”

昔日花鼓山社区——花矿生活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本世纪以来,随着花鼓山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主力矿区相继关闭,花鼓山社区的发展陷入停滞,同时受过去粗犷无节制的开采经营方式影响,地面沉陷,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排水沟等基础设施老旧,道路损坏严重,尤其是缺乏照明的路灯。一入夜,整个花鼓山社区便陷入漆黑,仿佛一座“鬼城”,给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怕黑?怎么能不怕黑呢,我们这年轻人都出去了,留下来的都是我们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一到晚上就犯愁,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实在有点什么事,也要麻烦邻居结个伴,不然磕磕绊绊就‘切了佛’(新余方言,意为完蛋),年纪大了哪里吃得消。”颜阿姨是花鼓山煤矿的一名退休职工,1984年从南昌来到花鼓山。如今,她的子女已经长大,都离开了花鼓山到市区生活,但她和老伴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个呆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夜晚照明成为他们心头最关切的问题。

  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下村镇党委政府前期在实地调研、沟通协调、项目立项、争取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招投标等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花鼓山社区情况较为特殊,历史遗留问题众多,考虑到社区居民大都为退休老职工、留守儿童,夜间出行不便,我们将解决社区照明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各部门配合联动,全力推进‘民生路灯’,目前共投入350万元进行综合整治,第一阶段已安装太阳能路灯110盏。”下村镇副镇长熊杰介绍道。“110盏太阳能路灯从1月7日开工建设到安装到位仅仅用时7天,照明范围涵盖了社区主干道、居住区、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切实解决了该社区因长期以来路灯损坏失修无照明的问题,其他诸如社区服务用房、公共卫生间、道路修补等基础设施改造也在稳步推进。”

照明后的花鼓山社区道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照明后的花鼓山社区生活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现在的花鼓山社区,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划破夜色的黑暗,从远处眺望,像一条银白的丝绦将这个有着辉煌过去的矿区环绕,漫步街道,人来人往,夜晚不再成为阻碍群众生活的“拦路虎”。吃过晚饭,颜阿姨牵着孙女在社区内散起了步,有了路灯,路况清晰一目了然,小孙女同小伙伴在路灯下追逐嬉闹,玩得不亦乐乎,而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条路啊,以前都是一片漆黑,大人、小孩,特别是老人家出行一点都不方便,一不小心就会摔倒,随着路灯改造以后,道路一片明亮,大家心里也亮堂起来了。”颜阿姨说。

颜阿姨和孙女正在散步(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