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婺源1月13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吕富来)人们都说,“水火不容”。然而,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却有这样一位“全能型”退伍军人,他不仅“懂水性”,还“知火情”,不仅是“浪遏飞舟”的能手,也是“冲锋陷阵”的高手。他,就是潘建新。

  今年42岁的潘建新,他人如其名,是一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基层党员干部,现供职于婺源县应急管理局专业森林消防队,任防火股股长,兼任婺源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长。

  森林消防里的“拼命三郎”

  20年前,从部队退伍后,潘建新先后在婺源县科技局、防震减灾局等单位工作,积累了丰厚的工作经验。2020年3月,随着机构改革,潘建新被组织安排在婺源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工作,担任大队长职务。“组织信任我,我就要对得住组织,吃多大的苦都不怕”,他身兼两职,肩负重任,时刻秉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精神,不仅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还努力带出一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

  为了锻造“一专多能、综合救援”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潘建新认真组织开展各级专业森林消防队大比武活动,并多次获奖,荣誉等身。过去,由于婺源县专业森林消防队队员平均年纪偏大(49.5岁),影响工作激情和作战水平。为了不辱使命争上游,充分展示婺源县专业森林消防队员的精神面貌,潘建新既做训练“指挥官”,又当演练“示范兵”。他通过开展为期90天的集训活动,不仅改变了消防队员的“机关病”,也锤炼了大家的“硬骨头”。“3000米测速跑,从16分钟训练到11分50秒;引体向上,从1个训练到16个……”看着消防队员的惊人“蜕变”,潘建新喜上眉梢。然而,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导致他右小腿肌肉撕裂,一度成了“残疾人”。

  2019年,经过跟腱手术后,潘建新训练时都是“一瘸一拐”地颠着跑,但他顽强的意志力感染了所有消防队员,创造了“消防奇迹”。在他的带领下,婺源县专业森林消防队考出了优秀答卷。当年9月,共有13支队伍130人参加全市森林消防比武竞赛活动,婺源县代表队获得了综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竞赛设理论考核、油锯、高压细水雾、水域救援等专项技能实操考核和引体向上、3000米测速跑等体能测试八个项目。”潘建新说,摘得了全市桂冠的荣誉,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随后,婺源县专业森林消防队代表上饶市,参加全省专业森林消防大比武,并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同年9月获得江西省政府第五批奖励通报嘉奖(属全省唯一一支获此殊荣的专业队伍)。

  水上救援里的“时代英雄”

  “除了开展森林消防,还承担水上救援任务。”谈起工作职责,潘建新笑着说,“我们既是救火队,也是抢险队”。为了提高队员们的应急抢险水平,他根据婺源汛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水上救援训练活动,努力锻造一支“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队伍。

  过去,婺源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里的队员很多是“旱鸭子”,根本不懂水性。为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潘建新带头钻研水域救援训练方式。五月份,婺源的河水还是刺骨的冰冷。但是,他迎难而上,在冰冷的河水中浸泡,一训练就是一整天。为了解决队员们“怕水”的心理,他在星江河高水位的时候进行示范训练,“先进带后进”,解决了队员们的思想顾虑,提振了队员们的必胜信心。“特别是训练单人过滚水坝这样的危险课目,一举成功,很不容易。”谈起训练经历,潘建新感慨颇多。

  “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训练过硬的“铁军”队伍,去年婺源汛期,婺源县应急管理局专业森林消防队在清华镇方坑村、婺源商贸城、婺源沿河路、婺源农民街等地,紧急转移群众百余人次,确保了人员伤亡事件“零”发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7月5日19时35分,一辆载有4人的小轿车不慎坠入10余米深的滔滔星江河水中,1人出水逃生,3人失踪下落不明。面对急难情况,潘建新第一时间带领队伍赶到事发现场。由于连日降雨,水面上一片漆黑,浓浓的大雾又笼罩着整个河面,应急强灯光直射距离不足1米……面对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开展应急搜救,不负初心使命。

  搜救过程中,在现场作了周密安排部署后,潘建新率先带着队员,开着橡皮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水面上搜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瓢泼大雨毫无歇意……他们不惧困难、不言放弃,“分分秒秒与天斗,秒秒分分与天争”。从去年7月5日19时35分至7月22日的412小时25分钟里,潘建新带领队伍冒着暴雨、顶着烈日、扛着压力,用双脚趟过不知深浅的河水、用生命穿过杂灌丛生的河岸……搜救队员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只为发现一丝残留,手脚划破,却没有一个人喊过一声怨。他们开着冲锋舟,拖曵着重达10公斤的强磁,在3米/秒流速的急浪中一遍遍地来回探寻搜索,手掌被绳子划出一道道伤痕,肩膀灼伤,却没有一个人喊过一声累……7月15日,潘建新带队驾着冲锋舟沿途搜寻,在距离失事水域20多公里的太白镇玉坦村找到了孩子母亲的遗体;7月22日12时许,在距离事发水域下游约700米处的地方,找到了失事车辆和2名儿童遗体。为了保证车内两名儿童遗体的完整,他们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清理车内塞满的砂石,持续4个多小时,直到16时20分许,将两名儿童遗体从车内完整护送到岸上。

  狂风暴雨里的“安全使者”

  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每年汛期,狂风暴雨是婺源的“常态动作”。去年7月,由于罕见的持续暴雨,水位暴涨,清华镇双河溪水短时间涨过路面、漫进民居,双河村委会方坑自然村被齐腰深的洪水围困着,急需转移,刻不容缓。其时,婺源县应急管理局专业森林消防队在县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迅速展开救援。潘建新立即派出一个中队与洪水赛跑,赶往方坑村解救被困群众。

  “纤影寒光,逆水而上”,救援队员们在一人多深的洪水中,借助微弱的灯光,急速操舟驶向方坑村。当被困的村民们看到涉险而来的冲锋舟时,高声疾呼“我们在这里,快来啊!”救援队循声而至,安慰道,“我们绝不会落下一个人”!由于皮划艇每次只能接运5人,队员们一边安抚村民,一边指导大家找到安全点先行暂避,“先把老人、小孩转移出去”。就这样,救援队员先后7次往返救援,终于将被困的32位村民安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当时,还没来得及缓口气,情绪稍微稳定的村民告诉我们,村里还有人被困在里面。”谈起救援,潘建新有道不尽的经历,“‘一个不能少’是承诺,更是担当”。队员们克服疲惫,强忍饥寒,一拨人再次涉水,清理杂物开通道路,带着楼梯,将村民房屋楼上被困的19位村民,一个个接上皮划艇,分批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7月8日晚,婺源星江河上游洪峰倾泄而来,县城瞬间被肆虐的洪水围困着,成了“孤岛”。东门商贸城告急、西门桥底沿河路告急、茶乡西路农民街告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洪魔突至,虽然已是晚上11时许,但接到救援指令时,潘建新奋不顾身奔赴现场展开救援。他驾着皮划艇,在黑夜中摸黑行驶,成功将3名被困人员救出。“商贸城有3人被困,急等救援。”刚解救了3人,他又迎难而上,挨家挨户搜寻,经过不懈努力,在沿河边上又成功将3名被困人员救出。“茶乡西路有12人被困,急等救援。”谁知道,救援指令“接踵而至”,他又再次驾舟出发,成功将12名被困人员救出……整个救援持续到凌晨过后,他和队员们成功将69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被困人员安全了,他们却累趴了。次日,简单吃了些面包后,他们又投入到紧张的“7·5”事故救援中去……后来,潘建新又带队承担了“7·26”赋春镇鸳鸯湖学生溺水救援,“8·5”秋口镇乌坑村溺水救援,“9·6”东门桥底溺水救援,“10·9”太白镇新村溺水救援,“11·8”秋口镇水墨上河段森林火灾救援,“12·7”江湾镇晓容村失踪人员搜救等紧急任务,先后救援人员百余人,受到社会高度好评,被人们广泛赞誉为“安全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