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婺源12月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吕富来 程兆云)“每天早上7点半至下午6点,这个时间段游客多,要禁止机动车辆进村,确保游客人身安全……”日前,在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议上,针对村中游步道机动车辆通行问题,协商委员叶进宝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会议肯定。这是李坑村“党建+有事好商量”助力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秋口镇把“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围绕协商共赢,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党建引领,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李坑村通过“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仅用一周时间,就解决了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精准把脉”,以“体检”找到问题

  李坑村是国家4A级景区,是全县旅游的“先驱者”。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方利益也日趋错综复杂,内部管理一直困扰着景区,出现了“混乱-整治-又混乱”的“李坑之困”。为破解难题,秋口镇党委、政府花大力气关停景区进行整治,同时依托“景区党建”和“守三规、创四无、推动平安村居建设”等活动开展,使得景区面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李坑之治”新路子。

  “基层治理永远在路上”,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百姓生活改善,新的矛盾问题也随之出现,尤其是在人居环境方面,“家禽放养、乱堆乱放、车辆乱停”等成为影响李坑形象的新问题。为此,李坑村把“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作为化解问题的重要抓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协商议事会委员邀请县政协委员、镇联络组组长,村两委干部、党员等,紧紧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提升、厕所革命、用水用电、道路出行等民生痛点堵点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并梳理出了如游步道内机动车辆通行、土狗随意放养、巷里巷外及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占用公共区域等一系列影响村容村貌的疑难杂症问题。制定问题清单后,经村党支部研究确定并报镇协商民主议事会议备案后,通过村公示栏、微信群、村广播等方式,对议题相关内容进行公示,鼓励引导广大村民踊跃报名参加协商,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专家会诊”,以协商开好“药方”

  “症结”找到了,如何“治疗”是关键。李坑村依托“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着力构建共商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为各种疑难杂症开好“药方”。为此,该村投入资金1万元,建设了“有事好商量”村级议事室,确保了基层协商有平台、有场所。

  针对确定的议题,李坑村精心组织协商主体,既有县政协委员、协商议事会成员,又有政府部门、镇村单位负责人,以及党员干部,还有利益相关方等。协商过程中,大家围绕协商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等协商、有序协商。通过协商,前期的各项议题立刻达成了一致的解决方案:禁止机动车辆在早上7点半至下午6点这个时间段进入村里,李坑城管中队安排好游步道路口值班人员设卡拦岗;村里的土狗必须进行圈养,游客带狗进村必须进行栓绳;开展月评比活动,村中巷里巷外、房前屋后禁止乱堆乱放占用公共区域……长期困扰村庄的治理问题,在协商会议上很快敲定了解决举措。

  “跟踪问效”,以“回访”督促落实

  解决问题的对策协商出来了,如何确保落到实处呢?李坑村通过细化工作举措,不定期开展“回访”,进一步推动协商结果落地见效。如村中巷里巷外及房前屋后禁止乱堆乱放占用公共区域的现象,由党员干部带头,自觉做到不乱堆乱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开展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对网格内环境卫生进行巡逻,及时上报问题;村委会在各自然村安装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栏,每个月由村两委牵头,理事会人员、党员等参与“门前三包”、家禽圈养、乱堆乱放整治评比,评比结果上榜宣传栏,接受社会监督……“如今,村里的乱堆乱放现象基本没有了,村民的房前屋后卫生也更干净了……”李坑村党支部书记李义泉由衷感慨道。

  不仅如此,对于议事内容,秋口镇党委、政府也精心组织开展“回头看”,一方面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责任人的协调对接,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加强与参会人员的沟通联系,通过开展“回访”跟踪,让他们及时了解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进一步激发他们协商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发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作用,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疏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