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10月23日消息(记者胡斐 通讯员钟磊)“我们的高射炮打的很准,可以清晰的看见一架轰炸机被炮弹击中,机尾带着一缕烟,一头撞向旁边的小山腰。”在湾里管理局幸福街道牌楼社区刘金之老人家里,已经87岁高龄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战时岁月,仍是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刘金之出生于山东省潍县二十里堡区刘家沙窝村,1948年参军入伍,编入当时的潍县独立团,后升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后备兵团步兵三十师团。在长达40多年的部队生涯中,他曾跟随部队到四川剿过匪、修过成渝铁路,保卫过东北鞍山钢厂,也曾在宁波、上海等地的军校进行过学习、培训。
  “因为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在部队除了常规的业务训练和生产之外,还要学习当年比较先进的三七高射炮和苏联的收发报机,由于我参军以来表现比较好,1956年被批准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刘金之老人回忆道。
  尽管刘金之老人听力不好,但记忆力却很好,尤其是入朝作战的每个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营是专门的高射炮队伍,在朝鲜作战主要是应对敌人的空袭。”老人一边说,一边激动地用手比划着当时战斗时的场景。
  1953年4月,刘金之所在的五四一团前往朝鲜参战,在朝鲜战场,刘金之担任高射炮兵。当时,入朝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保卫清川江大桥,老人说,清川江大桥是运送弹药补给给战争前线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美军重点轰炸和封锁的地段。
  “我们大概是晚上到达的朝鲜,还没过多久就开始打仗了,美军火力很猛。”回忆起刚刚踏上朝鲜土地的那一战,刘金之说当时虽然只有20岁,但心里一点也没有害怕,而是随时准备冲上前线与敌军决一死战。
  “因为我军没有制空权,所以运送粮弹的汽车只能晚上过桥,敌机在天上看见汽车的灯光就打。”一开始,为了夜间保障运输车队安全过桥,刘金之所在的部队在桥的两头设立“防控哨”,只要听到飞机的声音,哨兵立即鸣枪提醒运输车队关闭车灯,摸黑过桥。
  没过多久,敌军察觉到我军的战术后,反而增派轰炸机对桥梁发动了更加猛烈的炮火攻击,为了使保障后勤补给的车队不被中断,刘金之和战友们仔细观察找到了突破敌人空袭包围圈的方法,他们发现敌机投弹之前,都要围绕大桥飞一圈,侦查寻找合适的俯冲点,只要我方对准这个高度投弹,就能形成火墙和大量烟雾,敌机不辨方向硬闯,一定机毁人亡。就这样,刘金之与战友们在桥梁两头架起16架高射炮锁定敌机俯冲点位,以每分钟350发炮弹的发射速度猛烈投弹,没过多久,刘金之他们打下十多架轰炸机,首战告捷,敌军见势不好,只好驾机灰溜溜的向远方遁去。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发展,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的签订,一批一批的志愿军部队回国修整,但是刘金之所在的部队依然坚守朝鲜,一方面继续防止敌机的突然袭击,另一方面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主要是从事平整土地、修建房屋等业务劳作。“我们回来的时候,农村已经恢复的很好了,我们的一些设备、建好的新房都留给他们。”刘金之老人欣慰地说。
  回国后,刘金之所在的部队被调往浙江省的宁波、舟山群岛等地驻守。在部队服役期间,刘金之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四等功一次,光荣的结束了45年的戎马生涯。转业后,组织上先后安排刘金之到南昌市标准件二厂、摩托车制造厂工作,他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
  如今87岁高龄的刘金之还不时会和身边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都很幸福,要珍惜,但我们更应该记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这也是刘金之老人对新时代人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