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源南乡党支部书记刘大萍扶贫记

  央广网芦溪9月30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余婉佳)初秋时节,萍乡市芦溪县源南乡大平村的村庄格外漂亮,焕发着勃勃生机。一条宽阔平坦的国道贯穿两边片片金黄色的农田,将外界与这块世外桃源相连。村内水泥路是这青绿山水画中流畅的线条,点缀其中的鱼塘宛如一颗绿松石,闪着耀眼的光芒。

  鱼塘边,大平村党支部书记刘大萍和他的结对帮扶对象刘爱寿正往塘里投饲料。“这几年,我带着刘爱寿发展鱼塘养殖,从一开始的年收入50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万余元。如今,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一跃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说起刘爱寿的脱贫之路,刘大萍脸上不禁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自当选党支部书记以来,刘大萍致力于用各种方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是扶贫路上名副其实的“点子王”。

与村民、贫困户讨论产业发展前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在产业帮扶上谋划新路子

  水产养殖在大平村已有30余年的历史。因为村子的水质好,所以养出的鱼格外鲜美,好销售。但这么多年来,村里一直都是以散户养殖居多,经济效益不明显。刘大萍因此向村领导建议,在“水”上下功夫,谋划产业发展的大计,从而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他拟写了大平村水产养殖基地规划书,并积极对接有关部门,打造了水域面积8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牵头成立了大平村互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吸纳了7名贫困户作为合作社成员。

  基地落成以后,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无偿提供场所和鱼苗给贫困户,并安排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基地的日常维护。刘爱寿就是第一批加入基地的贫困户,认领了2亩鱼塘。“多亏了刘代表想的‘金点子’,他四处奔走为我们谈项目、找鱼苗,现在渔场运转走上了正轨,我们脱贫指日可待了。”不仅如此,刘大萍还积极对接乡农技站和其他精通水产养殖的代表,开展种养殖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技术,将脱贫之路走踏实。如今,已有3名贫困人员在养殖基地工作,20余户贫困户养殖草鱼苗,5户贫困户率先脱贫。

  产业基地规模起来了,慕名前来垂钓的人也越来越多。为提高知名度,打造独特品牌,刘大萍向乡里建言,并成功举办了源南乡第二届全国钓鱼爱好者垂钓比赛。“以前我们虽然也举办过垂钓比赛,但规模都远不及这次,这说明水产养殖正慢慢成为乡里的一个品牌产业。我们要把握住这脱贫致富的机会,继续帮助贫困户创办农家乐,搞垂钓和餐饮一体化,让大家彻底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说起下一步的帮扶规划,刘大萍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的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信心。

解释扶贫相关政策(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在就业谋富上开辟新途径

  输血不如造血,为村民铺就就业的路子,也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实在之举。“我乡紧邻县城城区和县核心工业园区,开展就业扶贫也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刘大萍将贫困户划片分区,纳入网格管理,一名村干部负责一个片区,对贫困户劳动力情况和就业意愿进行摸底登记,并积极同县乡就业部门对接,争取举办招聘会的机会。2016年以来,大平村组织了2次大型招聘会,发放就业信息100余次,推介10名贫困人员在中材、源凤花炮等工业园企业就业。“之前我在外地打工了几年,一直想回来上班,又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回来就失业。多亏了刘代表,让我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说起刘大萍,大平村贫困户韩寿华满满都是感激的话语。他家里有生病的老母,嗷嗷待哺的儿女,还有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妻子,平常无法接触到各类就业信息,手机不会用,就业招聘会给了韩寿华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贫困户就业后,刘大萍也不忘后续帮扶,经常到他们家中了解工作情况,收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给他们指引一个方向,扶他们走一段路,以后的路会越来越好。”刘大萍这么说。

  在社会帮扶上成立基金

  解决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问题,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该怎么办?刘大萍认为输血扶贫还是不能少。除了政府各类保障性的补贴,是否可以组织爱心人士进行募捐,将募捐筹集的钱成立专门基金,用来帮助贫困户解决临时性突发困难,毕竟社会资助不一定能在贫困户遇到难题的时候给予最快速直接的帮助。在刘大萍的提议下,大平村互助基金分会成立,他组织本村党员、村小组长、帮扶干部、企业老板进行了募捐。成立三年,基金会共募集资金50900元。大平村贫困户刘学萍突发疾病去世,可家里一时拿不出那么多丧葬费用,基金会了解情况后,及时召开理事会议,提取了互助基金帮他家解决了燃眉之急。截至目前,互助基金已为11名贫困家庭提供助学金18000元,为5户贫困户提供临时性紧急救助资金10500元。

  “我觉得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履职方式之一就是响应号召,为全村扶贫事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只要还有一户贫困户,我的使命就还没有完成!”刘大萍积极履行作为“领头羊”的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说,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带领全村村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