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秤一辈子 71岁爷爷坚守半个世纪的匠心精神

2019-04-16 16:1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遂川4月16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李书哲)“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对于71岁的甘柳根来说,这一生他仿佛只做了一件事:制秤。

71岁的甘柳根正在打磨秤杆子

  抗日战争时期,江西南昌的万师傅逃难辗转到遂川,干起了制秤的行当。甘柳根长到15岁那年,为谋出路,他开始跟着万师傅学徒。

  手工制称的程序颇为繁琐,首先得选好木料,先粗刨后细刨,直到木柄看起来相对光滑。大部分零配件要自己打磨,包边的铝片裁切后贴上,把螺丝安装好,再校准定盘和砝码。还要量好距离做刻度,用铝丝或铜丝一根根钉进去,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称就不准了。最后用嫩砂纸磨平木柄,上色再打蜡,起到固色和光滑的作用。当时,还要用苎麻搓绳,以此连接木柄、秤砣和定盘,而后改用塑料绳,这个步骤也就简化了。

  最早的手艺人基本聚集在遂川的老桥下,裁缝摊儿、钟表摊儿、修鞋摊儿……万师父和甘柳根的摊儿也在此处。直到70年代万师父年纪大了,视力不好,就回了老家南昌。

  接过这门手艺活儿的甘柳根,在80年代初分田到户、有了自由市场后,开始忙得不可开交起来。每个生产队必有几把大称,100—200斤用来在收割时节称稻谷;400斤则在杀猪宰牛时使用。由于人缘好、价格公道,买秤和修理的都会找到甘师傅这儿来,为了让顾客早点拿到秤,他常常加班到后半夜。

  最忙的时候,有个雕刻印章的同伴也跟着甘师傅学制秤,还有个徒弟也学了三四年。那是手工艺行业的兴盛时期,老百货公司下的店面,一溜儿的修钟表、修单车、修钢笔、打白铁。

  80年代末,电子称以设置重量和价格的便利,逐渐取代了手工秤。同伴和徒弟为糊口相继改行,甘师傅却依然守着自己的这家小店。以前,靠着手艺活,他能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现在,就只能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了。如今买秤的基本是农户挑菜上街摆摊儿,图个方便买把手工称,来过一次基本也没有下回生意了,因为手工称经久耐用,用二三十年也不坏。

  “我老了,也干不了别的,做了一辈子称,趁还做得动就多做几把吧……”以前一天做10几把秤,现在上了年纪的甘师傅一天最多只能做3把。老百货公司危房改造,他把店又搬到了更偏僻的木匠街,生意愈发冷清,有时候经常一天也卖不出去一把。

甘师傅给路人说16两秤的由来

  孩子们长大了,终是不放心常年患有高血压的父亲。劝说数次未果,孩子们也就由他去了。甘师傅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他守护的是这门手艺活面临失传前最后的时光,也是自己内心的那份宁静。

  木匠街正值整修,天空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雨,门外路过的三五人被这家老店所吸引。甘师傅拿出了一把解放前16两的秤,给众人兴高采烈地说起了由来……

  一盏灯,一家店,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杆秤,一辈子。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遂川;传统工艺;制秤

一杆秤一辈子 71岁爷爷坚守半个世纪的匠心精神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对于71岁的甘柳根来说,这一生他仿佛只做了一件事:制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