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省之本强省之源 江西教育亮出新“家底”

2018-12-13 15:42:00来源:央广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系列

  央广网南昌12月13日消息(记者李竟成 见习记者于子敬)九江白鹿洞书院传承了千年的中华文脉,是地道的“海内第一书院”,让江西自古便有“立德树人”“兴教为本”的大美风尚。

  江西是中部欠发达省份,曾今,教育与经济发展一样,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令人担忧。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江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四十年。四十年来,江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始终将教育作为兴省之本、强省之源,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逐渐成了高频词,百姓都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

  如今,高速互联网接入了赣北山区小学,全国“奥赛”敲开了希望之门,县级中学办起了国际班……江西教育四十年发展形成的尊师重教氛围,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几代赣鄱人的教育梦。物华天宝风景独秀的江西,让教育生态与自然生态相映生辉。

  石人小学:从“土台子”到空中课堂

石人乡中心小学教学楼(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石人乡小学坐落于上饶县灵山南麓,辐射周围十余村落,2558名学生在此读书求学。改革开放前,因为贫穷落后,办学条件艰苦,大部分村民忽视教育,少数适龄儿童,只能坐在木凳石台上读书。教师上课全凭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无法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近几年,学校办学条件直线上升,“土”学校里处处都是“洋”玩意,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发展,让乡镇小学翻天覆地变了样。

石人乡小学与上饶市重点小学同步上音乐课(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2016年,国家信息中心与腾讯公司赤玖教学平台在石人乡小学播下了智慧校园的第一粒种子。在石人乡小学,每个孩子人手一台电子书包,智慧校园走进了课堂,让学校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这个叫“学习派”的平板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空中校园”里饶有趣味的互动模板、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实用的学科工具,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对于有80%留守学生的石人乡小学,“空中校园”成了课后家长的远程管家。依托平台,教师能与家长即时沟通,家长可以随时打开手机APP,远程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

  四年级的刘梦莉性格腼腆内向,学习派上的“随机抽取”、“抢答”、“投票”小元件,让她敢于表达,老师贴心的“点赞”鼓励,即时反馈到她的学习派中,提升了自信心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成绩。

  这个空中课堂系统,每三周就会有一个迭代版本,时时都有教学资源更新。透过智慧校园平台,大山深处的小学校与北上广大城市的重点小学共享相同的教育课程,石人乡小学对接上了北京海淀区名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双师教学让学生同时拥有了多个顶尖师傅。在2017-2018学年度上饶县中小学教学综合评比中,石人乡小学教学质量上升15位,从末尾跨入全县中上水平。

  两年来,石人乡小学抢先机抓机会,搭上了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快车,成为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教育”峰会分会场,获得全国农村学校唯一一所“腾讯智慧校园全国示范校”的殊荣,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

石人乡学生使用平板端学习数学(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智慧校园的大数据,可伴随学生终生,精准展现、分析并预测孩子的发展方向与成长轨迹,能很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潜力,为今后的职业规划指明方向。石人乡利用多媒体创造了出丰富的教书育人新模式,让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结果的机会。

  临川一中:打响才子沃土的教育品牌

  临川一中创建于1955年,初名“临川县初级中学”。开办之初,学校没有独立校舍,只能租借民房分散办学,而后几经变迁,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校两区的江南名校。

  临川一中老校长卢国兴回忆道:“改革开放初年,刚刚恢复高考,全校的师生都十分振奋,上下憋着一股子劲,一门心思为高考,老师苦教、家长苦育、学生苦读、领导苦抓。我们有一个愿景,就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正是这“四苦”精神,成就了临川一中朴实、求新的传统,也正是那时,临川一中成为了江西省内的知名重点中学。

临川一中国际部教学楼(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高三语文教师肖丽霞回想起当时在母校上学的情景,感慨颇深:“1981年,学校刚刚建成第一栋教学楼。当年的讲义需要教师自己刻钢板,现在轻松多了,全都是多媒体电脑教学。”改革开放四十年,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高考那年,老师激励肖丽霞:“你们要努力学习,高考决定了你们‘穿草鞋’还是‘穿皮鞋’,鲤鱼跳“农”门,考试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办法。”现在,每一名教育者都懂得,任何学科都关乎学生的能力锻炼、素质培养和终身发展,不再唯考试论,不再短视。

  临川一中正是有了广博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为学生的多元化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坚持高考、国际班、美术班“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战略。学校每年开展各类素质拓展活动300场次,参与学生人数达4000余人次。学校相继组建了江西省内最早的中学学生社团组织,诗雨文学社、摄影社,篮球社、羽毛球、心理社、创新社、魔方社等如雨后春笋,每周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超千人。临川一中摔跤队在第十五届江西省运会上,一举拿回了三分之二的奖牌。

临川一中采茶戏社排练(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国际部高二学生戴子玉毕业后的目标是去美国读大学,“之所以来国际班,是想要了解国外的生活。当我真正接触了国际班的课程,AI演讲比赛、街舞课、体育锻炼都让我收益颇丰。”临川一中为了开拓师生的国际化视野,铺设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专门成立了国际部,已毕业的三届国际班学生100%被优质高校录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来自世界顶尖大学学生的学习经验,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素质。

高二年级国际班正在上数学课(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恢复高考以来,临川一中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学生6.2万余人,共有475人录取清华、北大。美国《世界日报》曾以“偏僻小镇打造高考神话”赞誉学校,“崇文重教”的精神深深根植在了才子之乡的热土。临川一中创造的一个个教育数字的背后,是江西教育大提速的声声号角。

  余江一中:特色施教让学生个个出彩

余江一中历史沿革林(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肇始于1957年的鹰潭余江一中,最初叫邓埠初级中学。当时全校只有一个班,两名教师带领50名学生,一栋400平方米的小平房,既是教室又是宿舍,校园杂草丛生,乱石遍地,教学设备一无所有。

  胡祖荣1979年就读于余江一中,如今在母校任教,作为学校发展的亲历者,他回忆道:“上学时女生住宿舍,男生住大礼堂。阴雨天,大礼堂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虽然条件艰苦,但老师教书有激情,学生学习有劲头。”2006年,余江一中启用新校区,两栋大学公寓式宿舍拔地而起。从1个班到74个班,从50名学生到5000多名学生,从2名老师到280多位老师,从煤渣跑道到崭新体育馆,从1981年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刘云峰开始,到如今,余江一中先后培养出75个清华、北大和港科大学生,改革开放让余江一中发展壮大。

余江一中读书阅览室(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几十年来,学校特色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了梦想。学科竞赛是余江一中的一张“王牌”,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高考、竞赛两条腿走,尖子生、普通生两手抓,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与意愿开展了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校长郑天荣介绍,学校对学有余力且对特定学科感兴趣的学生,配备了专业教练,引导他们将兴趣爱好转为竞赛能力。本因兴趣而来“打酱油”的学生,到越钻越深年年摘金夺银。近五年来,余江一中共获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六金十七银,先后20人通过学科竞赛录取北大清华。

  “80后”化学老师齐树文已在余江一中任教14年,为了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奥赛,齐老师通宵达旦重温本科甚至是硕士教材,颈椎、腰椎都出了问题,上下楼要人搀扶,他说,“孩子们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付出这点不算什么。”

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蚯蚓解剖实验(央广网发 于子敬摄)

  “要想生活好,教育少不了”,这是近几年来不少鹰潭人的共识。鹰潭百姓家里条件变好了,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如今,在余江一中的实验室里学生可以进行转基因实验,县级中学拥有了全省最先进的生化实验设备。

  衡量人才的标准从一把尺子,到多把尺子;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条条大路通罗马。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折射出江西教育四十年的壮阔波澜,是江西乘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春风飞速发展的缩影。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上学成为幸福的事,让教育成为美丽的事,让未来成为触手可及的事。

编辑: 王一凡
关键词: 教育;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

兴省之本强省之源 江西教育亮出新“家底”

江西是中部欠发达省份,曾今,教育与经济发展一样,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令人担忧。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江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四十年。四十年来,江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始终将教育作为兴省之本、强省之源,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逐渐成了高频词,百姓都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