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刘健 郑楚豫)

央广网苏州8月18日消息(记者郑楚豫)“现在在我们这个300多亩的养殖场里,每年出产的观赏鱼在1000万尾左右,养出的观赏鱼被销往世界各地。”曹丙军是江苏昆山红星村的“新农人”,14年前他来到昆山开始潜心钻研观赏鱼的养殖、育苗等相关事情。如今,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曹丙军的养殖场生意越来越红火,养殖场产出的金鱼被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金鱼“跃”出了国门,也为当地居民“游”出了一条致富路。

曹丙军的金鱼养殖场(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走进曹丙军的养殖场,一片片鱼塘内游着各式各样的观赏鱼。“养殖场里分为种鱼区、繁殖区、成鱼养殖区等多个分区。”曹丙军告诉记者,如今在养殖场内金鱼的品种在35个左右,其中鹤顶红、鎏金、兰寿等都是十分受欢迎的品种。

提起金鱼养殖,曹丙军分享了许多自己多年总结和学习到的经验。“夏天金鱼怕晒,晒了容易‘烫尾’。我们就用喷水、增氧这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顶着近40度的高温,曹丙军在鱼塘边查看金鱼的情况。从春天金鱼的育苗,到繁育筛选,再到秋冬季金鱼的成熟上市,曹丙军在日复一日的摸索中,反复总结着金鱼的养殖经验和市场的需求。

不仅要把鱼养活,更要把鱼养“活”。在把金鱼养好的基础上,曹丙军也在不断培育新的观赏鱼品种,“目前我们在培育的观赏鱼品种,比如说有通体金黄的‘草金’,还有黑白的‘合金’等等。有了这样新的品种能进一步带动销售嘛。”曹丙军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持来助力观赏鱼新品种的研发。

工人正在进行鱼苗分拣(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在鱼池边上,记者看到有养殖场的工人正在进行鱼苗分拣。原来,金鱼在繁育过程中,尾形及颜色的筛选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成千上万的鱼苗,有70%都需要人工来进行挑选。这个环节十分重要且需要熟练工来完成,而从事这一工作的大多都是红星村的村民们。据了解,曹丙军在观赏鱼养殖初见成效后,先后带动了周围不少农民参与到观赏鱼养殖中来,也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

稻鱼共生池塘(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为了将观赏鱼的产业链进一步延长,曹丙军在2018年尝试在稻田里混养观赏鱼,试验当年即取得了成功。于是,红星村在2019年开始推广“观赏鱼+水稻”的共生养殖模式。稻鱼共生的养殖方式一方面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用量,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稻米品质,原本每斤卖4至5元的稻米,在进行有机种植后可以卖到8至10元每斤。“金鱼稻米”让当地水稻的亩均效益增加了1500元左右。

在乡村发展特色金鱼产业,在鱼池培育优质金鱼稻米。在乡村“新农人”的努力下,农业的效率不断提升,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特色农业也变成了越来越多“新农人”所追求的事业。

编辑:王姝姝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